好在登高屐,东西类此身。
游频齿几折,用久蜡还新。
晚步怜今日,幽寻忆古人。
莫随珠履客,且伴白纶巾。
好在登高屐,东西类此身。
游频齿几折,用久蜡还新。
晚步怜今日,幽寻忆古人。
莫随珠履客,且伴白纶巾。
这首诗名为《屐》,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诗人以"登高屐"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去的回忆。首句"好在登高屐,东西类此身",形象地比喻人生就像一双常用来登高的鞋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伴随着自己,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接下来的"游频齿几折,用久蜡还新",通过写屐子因频繁使用而磨损,但经过打磨又焕然一新,寓意人经历风霜后也能自我更新,坚韧不屈。
"晚步怜今日,幽寻忆古人",诗人傍晚散步时,既珍惜当下,又怀念古人,体现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最后两句"莫随珠履客,且伴白纶巾",劝诫人们不要像追求华丽生活的富贵之人那样轻易改变,而应保持朴素的生活态度,与自己的内心和自然相契合,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通过一双屐子,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影摇溪脚月犹冷,香满枝头雪未乾。
只为传家太清白,致令生子亦辛酸。
贫居苦湫隘,无术逃炎曦。
穿地作幽室,颇与朱夏宜。
宽者容一席,狭者分三支。
芳草植中唐,嘉卉周四垂。
讵堪接宾宴,适足供儿嬉。
自问安取法,前脩果慕谁。
非如太古民,营窟避寒威。
又非学射人,空石专致思。
又非沮漆俗,陶复习西夷。
又非楚司马,金奏相宾仪。
又非郑伯有,壑谷甘糟醨。
又非越王子,丹穴免忧危。
又非张巨和,崇岩立师资。
所慕于陵子,欲效蚓所为。
微窍足藏身,槁壤足充饥。
养生既无憾,此外安敢知。
唯祈膏泽布,歌啸乐馀滋。
岂羞泥涂贱,甘受高明嗤。
何言清尚士,善颂形声诗。
困剥固未尝,井复敢终辞。
《酬永乐刘秘校四洞诗》【宋·司马光】贫居苦湫隘,无术逃炎曦。穿地作幽室,颇与朱夏宜。宽者容一席,狭者分三支。芳草植中唐,嘉卉周四垂。讵堪接宾宴,适足供儿嬉。自问安取法,前脩果慕谁。非如太古民,营窟避寒威。又非学射人,空石专致思。又非沮漆俗,陶复习西夷。又非楚司马,金奏相宾仪。又非郑伯有,壑谷甘糟醨。又非越王子,丹穴免忧危。又非张巨和,崇岩立师资。所慕于陵子,欲效蚓所为。微窍足藏身,槁壤足充饥。养生既无憾,此外安敢知。唯祈膏泽布,歌啸乐馀滋。岂羞泥涂贱,甘受高明嗤。何言清尚士,善颂形声诗。困剥固未尝,井复敢终辞。
https://shici.929r.com/shici/hNZlqC.html
朝来趋府庭,饮啄厌腥膻。
况临敲扑喧,愦愦成中烦。
归来禠冠带,杖屦行东园。
菊畦濯新雨,绿秀何其繁。
平时苦目痾,滋味性所便。
采撷授厨人,烹瀹调甘酸。
母令姜桂多,失彼真味完。
贮之鄱阳瓯,荐以白木盘。
餔啜有馀味,芬馥逾秋兰。
神明顿飒爽,毛发皆萧然。
乃知惬口腹,不必矜肥鲜。
尝闻南阳山,有菊环清泉。
居人饮其流,孙息皆华颠。
嗟予素荒浪,强为簪緌牵。
何当葺弊庐,脱略区中缘。
南阳丐嘉种,莳彼数亩田。
抱瓮亲灌溉,烂漫供晨餐。
浩然养恬漠,庶足延颓年。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
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
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
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
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