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

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

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

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

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0)
翻译
主人得到了一块小石屏,它是从括苍山来的。
括苍山距离遥远,能将它带到这里实属不易。
石屏出自千仞峭壁之上,仿佛腾空于云间。
吴地的孩子们在采集石头时,常因攀爬藤蔓而烦恼。
石屏上的纹理像松树和雪花,每一线都自然天成。
把它放在座位旁边,清风仿佛常伴左右。
希望你妥善保存,让它在闲暇时光中陪伴你。
切勿向他人炫耀,否则会引来众多索求者。
这会让括苍的百姓叹息,感叹山谷间的珍宝流失。
注释
括苍山:一座名山。
良亦难:非常难得。
层崖万仞:高峻的悬崖。
萝蔓:藤蔓。
石文状松雪:石头上的纹理像松树和雪。
清风常在颜:清风常伴左右。
善藏蓄:妥善保存。
求者繁:索求者众多。
括苍民:括苍山的居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从遥远的苍山携带回一块小石屏的过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石屏的雄伟与独特,以及主人对其珍视的态度。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苍山的峻险和石屏所在之高远,仿佛是从云端直接腾跃而出的。接着,诗人通过"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表达了采集石屏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对那片土地的依恋。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则描绘了石屏上自然形成的纹理,如同松枝和雪花一般,显示出其独特的美丽。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主人能够珍惜这份得之不易的美好,并在闲暇时光中享受它带来的清风与快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通过对石屏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物的深切情感和审美观念。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喜迁莺·乱红飞雨

乱红飞雨。
怅春心一似,腾腾闷暑。
密绾柔情,暗传芳意,人在垂杨深宇。
晓雪一帘幽梦,半点檀心知否。
春不管,想粉香凝泪,翠颦含趣。
谁念芳径小,新绿戋戋,问讯今何许。
玉冷钗头,罗宽带眼,缥缈青鸾难遇。
望断碧云深处,倚遍画阑将暮。
空惆怅,更江头桃叶,溜横波渡。

(0)

多丽·晚云归

晚云归,小楼又作阴凉。
霎儿间,恨桐招雨,西风叶叶商量。
醒时心、又还南浦,愁边句、多在夕阳。
菱碗笼青,莲瓶拖艳,旋倾花水咽茶香。
怨蛩有、许多言语,说动软心肠。
夜沈沈,几条凉月,界破晴窗。
共绣帘吹絮未久,却孤剑水云乡。
自家书、未能成字,邻家笛、且莫吹商。
好梦偏悭,闲情未了,隔墙又唱秋娘。
帕绡衣、旧时香折,戏封做书囊。
鸳鸯字,见时千万,绣一双双。

(0)

竞渡櫂歌

贺灵鼍,贺灵鼍,几年翠舞与珠歌。
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0)

潇湘神·望湖天

望湖天。
望湖天。
绿杨深处鼓鼘鼘。
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

(0)

潇湘神·贺灵鼍

贺灵鼍。
贺灵鼍。
几年翠舞与珠歌。
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0)

潇湘神·绣周张

绣周张。
绣周张。
楼台帘幕絮高扬。
谁赋珠宫并贝阙,怀王去后去沈湘。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