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拱护对崇碑,千载封邺照水湄。
石马卧冈荆棘冷,溪龙潜浪藻苹滋。
仁言好补循良传,懿训如闻述德诗。
不待表阡示乡里,自留遗爱令人思。
万山拱护对崇碑,千载封邺照水湄。
石马卧冈荆棘冷,溪龙潜浪藻苹滋。
仁言好补循良传,懿训如闻述德诗。
不待表阡示乡里,自留遗爱令人思。
这首诗描绘了泷冈崇国公墓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深沉情感。首联“万山拱护对崇碑,千载封邺照水湄”,以壮丽的山峦环绕着高大的墓碑,以及时间的长河映照在水边,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墓主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颔联“石马卧冈荆棘冷,溪龙潜浪藻苹滋”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墓地周围的自然环境。石马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周围是冰冷的荆棘,象征着墓主人的静默与永恒;而溪流中的龙则在波浪中潜行,水草丛生,既表现了生命的循环,也暗喻了墓主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颈联“仁言好补循良传,懿训如闻述德诗”赞美墓主人的美德与教诲,强调其言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仁言善举被记载于历史,懿训(美好的教诲)如同诗歌一般流传,表达了对墓主人高尚品德的敬仰和怀念。
尾联“不待表阡示乡里,自留遗爱令人思”则是对墓主人精神遗产的最高评价。即使没有明显的标记或碑文来昭示于乡里,其留下的爱与善行却能长久地感动人心,激发人们的思考与怀念。这一句将个人的影响力与社会的情感联系起来,深化了对墓主人形象的理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与精神价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