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秋闲、药囊斜挂,此家竟日含思。
腐毫嗣咏高轩遍,差喜竹深溪驶。天阔矣。
再何时褰裳,径度蓬莱水。建安年里。
记追逐西园,芙蓉承盖,烟月络珠袂。
儒冠老,卜筑停车废里。桃花任昉遗米。
牵船或傍鸳鸯宿,渔市一番歌起。真异事。
看偌大南朝,只让渊明醉。情来辄寄。
欲饱乞风流,冰壶同映,浩浩免拘繫。
正秋闲、药囊斜挂,此家竟日含思。
腐毫嗣咏高轩遍,差喜竹深溪驶。天阔矣。
再何时褰裳,径度蓬莱水。建安年里。
记追逐西园,芙蓉承盖,烟月络珠袂。
儒冠老,卜筑停车废里。桃花任昉遗米。
牵船或傍鸳鸯宿,渔市一番歌起。真异事。
看偌大南朝,只让渊明醉。情来辄寄。
欲饱乞风流,冰壶同映,浩浩免拘繫。
这首《摸鱼儿·病坐采山亭怀济武》是明末清初词人曹溶所作。词中以病居山亭之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开篇“正秋闲、药囊斜挂”,描绘出一幅秋日静谧的画面,药囊斜挂于壁,暗示着词人病居山亭,生活悠闲而略显孤寂。接着“此家竟日含思”点明了词人内心的思绪绵绵,难以排遣。
“腐毫嗣咏高轩遍,差喜竹深溪驶”两句,通过描述词人挥毫赋诗的情景,以及竹林溪流的自然美景,既展现了文人的雅趣,也寄托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天阔矣。再何时褰裳,径度蓬莱水”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渴望超越的情感。
“建安年里。记追逐西园,芙蓉承盖,烟月络珠袂”引用历史典故,追忆往昔与友人共游的美好时光,芙蓉承盖、烟月络珠袂,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欢愉场景,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儒冠老,卜筑停车废里”则反映了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远离尘嚣,选择隐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忙碌生活的感慨。
“桃花任昉遗米。牵船或傍鸳鸯宿,渔市一番歌起”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桃花、任昉遗米、鸳鸯、渔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词人借此表达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真异事。看偌大南朝,只让渊明醉”将词人的情感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对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表示敬仰。
最后,“情来辄寄。欲饱乞风流,冰壶同映,浩浩免拘繫”表达了词人在情感涌动时的寄托,希望在风流雅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冰壶象征着纯净的心灵,浩浩则代表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免拘繫则是对束缚的解脱,体现了词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词人对友情、自由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翛然身在妙高峰,下有雷霆走白龙。
已觉仙风换肌骨,更无尘土到心胸。
悠悠今古三千劫,莽莽山川几万重。
云北云南一长啸,为留馀响振岩松。
壮尔尽忠力,耆年保素心。
东门脱圭组,南国傲云林。
水石排清景,檐楹入翠阴。
杂花春莹酒,脆叶夜惊禽。
竹月歌攲枕,松风一解襟。
体清尘累去,天得道腴深。
坐有三公适,中无一芥侵。
大恩嗟未报,何日奉觞琴。
山绕吴城,修竹外、满林围碧。
任孤樯百丈,远牵江色。
政简民闲无一事,同游仍是鸳鸾客。
到晚年、遗爱续新题,都堪说。修门赋,今谁续。
痛饮士,天应惜。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
笑疾禅痴今在否,风灯石火同飘忽。
去醉乡、深处著身心,休铭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