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绕吴城,修竹外、满林围碧。
任孤樯百丈,远牵江色。
政简民闲无一事,同游仍是鸳鸾客。
到晚年、遗爱续新题,都堪说。修门赋,今谁续。
痛饮士,天应惜。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
笑疾禅痴今在否,风灯石火同飘忽。
去醉乡、深处著身心,休铭栉。
山绕吴城,修竹外、满林围碧。
任孤樯百丈,远牵江色。
政简民闲无一事,同游仍是鸳鸾客。
到晚年、遗爱续新题,都堪说。修门赋,今谁续。
痛饮士,天应惜。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
笑疾禅痴今在否,风灯石火同飘忽。
去醉乡、深处著身心,休铭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开篇“山绕吴城,修竹外、满林围碧”勾勒出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山环绕着城市,竹子修长而外延,林中绿意盎然,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接着“任孤樯百丈,远牵江色”则是诗人对这种境界的一种享受和放纵,任由竹影长达百丈,远处的江水之色也被牵引进这宁静的画面中。
“政简民闲无一事,同游仍是鸳鸾客”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政治清简,民众安居乐业,没有任何烦恼的事情,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漫步,享受着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就像那些不为物役的仙鹤一样。
“到晚年、遗爱续新题,都堪说。修门赋,今谁续”则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即便到了晚年,也依旧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但对于过去的那些诗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续写。
“痛饮士,天应惜。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这里的“痛饮士”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对那种能在美景中痛快饮酒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赞赏。而“天应惜”则表达了一种珍惜时光的心情。紧接着,“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描绘了一个华丽的晚景,晚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声。
“笑疾禅痴今在否,风灯石火同飘忽”这里“笑疾禅痴”可能是对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的一种赞美,而“今在否”则是在询问这种心境是否还存在。后面的“风灯石火同飘忽”则是用来形容时间易逝,像风中摇曳的灯火和燃烧着的石头一样,都会很快地消逝。
最后,“去醉乡、深处著身心,休铭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之所,将身心都沉浸其中,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中兴事业冠群英,勋高江左,泽溥山右,由武汉以迄岭峤,无非功德所流传,试看济世奇才,及身早定千古;
天下哀荣萃一室,继文正后,开惠敏先,与靖毅并锡馨香,叠受恩施于崇报,历数褒忠旷典,昭代曾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