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荣木,蔚蔚洪柯。憔悴有时,气节易过。
人生若寄,抱恨如何?夙兴夜寐,念子实多。
宇暧微霄,淡焉虚止。愿言不获,敬赞德美。
匪善奚敦,聆善若始。允迪前踪,我之怀矣。
东园之树,言息其庐。斯晨斯夕,有琴有书。
云胡以亲,念兹厥初。慨然寤叹,岁月眇徂。
肃矣我祖,允构斯堂。余岂云坠,载警秋霜。
接迹高轨,历世重光。熙熙令音,厥族以昌。
采采荣木,蔚蔚洪柯。憔悴有时,气节易过。
人生若寄,抱恨如何?夙兴夜寐,念子实多。
宇暧微霄,淡焉虚止。愿言不获,敬赞德美。
匪善奚敦,聆善若始。允迪前踪,我之怀矣。
东园之树,言息其庐。斯晨斯夕,有琴有书。
云胡以亲,念兹厥初。慨然寤叹,岁月眇徂。
肃矣我祖,允构斯堂。余岂云坠,载警秋霜。
接迹高轨,历世重光。熙熙令音,厥族以昌。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九畴所作的《题过谨言先生慕劬室图四言四章》,通过四言体的形式,表达了对过谨言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所建“慕劬室”的赞美。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采采荣木,蔚蔚洪柯”描绘了树木茂盛的形象,暗喻过谨言先生的品德与成就如同繁茂的树木一般,令人敬仰。“人生若寄,抱恨如何?”则表达了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过谨言先生长久影响的深思。
“夙兴夜寐,念子实多”展现了诗人对过谨言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宇暧微霄,淡焉虚止”则以宇宙的广阔与虚空来衬托过谨言先生的高尚品质与深远影响。“愿言不获,敬赞德美”表达了诗人虽未能亲自表达敬意,但内心充满对过谨言先生美德的赞美之情。
最后,“接迹高轨,历世重光”赞扬了过谨言先生的道德风范跨越时代,光芒永存。“熙熙令音,厥族以昌”则预示着过谨言先生的教诲与精神将使家族繁荣昌盛,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谨言先生及其“慕劬室”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对道德品质与家族传承的重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如此男儿,可是疏狂,才大兴浓。
看曹瞒事业,雀台夜月,建封气概,燕子春风。
叱咤生雷,肝肠似石,才到尊前都不同。
人间世,只婵娟一剑,磨尽英雄。半生书剑无功。
漫赢得闲情如二公。
向紫云歌畔,玉舠最满,红桃笑里,金错长空。
驼陌三年,牛腰几束,半在兰香巾笥中。
君知否,是扬州景物,消得司封。
易得仲宣,难得世间,有刘景升。
叹男儿未到,鸣珂谒帝,此身那免,弹铗依人。
橘自盈洲,莸难共器,一榻相看如越秦。
元龙者,独门前有客,胸次无尘。君今重莅诗盟。
载弄玉飞琼车后行。
过鸱夷西子,曾游处所,水云应喜,重见娉婷。
张禹堂深,马融帐暖,吟罢不妨丝竹声。
松江上,约扁舟棹雪,同看梅春。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
荒庭落叶不可扫,惟有丛菊争先开。
瀼西黄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
熊肪玉洁美香饭,鲊脔花糁宜新醅。
南窗病起亦萧散,甚欲往探城西梅。
一官底处不败意,正用此时持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