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出门来,戚戚念家室。
三里一回头,五里泪沾臆。
托身百年中,何必远行役。
上攀猿鸟道,下俯鲛人宅。
性命不足怜,仕宦亦何益。
卓哉有陶公,千载为我则。
倦鸟思旧林,翩然返其翮。
悠悠出门来,戚戚念家室。
三里一回头,五里泪沾臆。
托身百年中,何必远行役。
上攀猿鸟道,下俯鲛人宅。
性命不足怜,仕宦亦何益。
卓哉有陶公,千载为我则。
倦鸟思旧林,翩然返其翮。
这首《出宿》是明代诗人凌震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离家远行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归宿的渴望。
诗的开头“悠悠出门来,戚戚念家室”,以悠长的步伐和沉重的心情,描绘了主人公离家时的不舍与忧虑。接着,“三里一回头,五里泪沾臆”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每走三里就要回头望一眼,每过五里便泪水涟涟,形象地表现了离家之人的依恋与痛苦。
“托身百年中,何必远行役”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家乡、劳碌奔波的质疑。接下来的“上攀猿鸟道,下俯鲛人宅”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性命不足怜,仕宦亦何益”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认为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仕途的成功也未必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或满足。最后,“卓哉有陶公,千载为我则”引用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例子,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倦鸟思旧林,翩然返其翮”则是对回归自然、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以倦鸟归林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离家远行的内心独白和对归宿的深切渴望的描绘,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曾将燕石报琼华,别后哦诗愧莫涯。
空腹但看长柄械,缓行何用短辕车。
神驰邓步弥天葑,梦入朋溪夹径花。
何日天台寻药去,女仙迎笑饭胡麻。
欲雨云容合,濒江水气浮。
笑谈初入夜,灯火适逢秋。
巧借三豪便,还成一醉谋。
投琼酬木李,秪使老夫羞。
照蔀辉辉碧夜光,贫儿那复苦悲凉。
得鱼始信筌无用,斲垩终期鼻不伤。
我类槁苗犹欠雨,君同脩竹饱经霜。
诗成病眼昏加涩,欲写还忧细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