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厓》
《黄厓》全文
清 / 高心夔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谲龙息形生,夭矫萦水脉。

一壑滂千曲,浅之万余尺。■辚十道车,声此怒淙赫。

荛童指岩背,旷有丹师宅。

梁起绳度空,心堕风掤石。

凝苔荐轻履,引藤眩飘帻。

险过寒光平,屋树通皓白。

戮立坐无阶,垂足当户席。

鲛绡摄潭底,綷縩曳天脊。

仰头逝仙群,铃佩吟雾帟。

朗悟源上源,鸳浆梦今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首句"谲龙息形生,夭矫萦水脉"以龙的姿态比喻山势的蜿蜒,暗示了山的奇特与生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壑滂千曲"和"浅之万余尺"展现了山谷的广阔和溪流的深远,运用夸张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辚辚十道车,声此怒淙赫"则通过车轮声与激流的轰鸣相交织,营造出一种动态的氛围。"荛童指岩背,旷有丹师宅"引入了人迹,增添了神秘色彩,可能暗示着隐士或仙人的居所。

"梁起绳度空,心堕风掤石"描绘了桥梁悬空和风吹石动的场景,富有诗意。"凝苔荐轻履,引藤眩飘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险峻,轻履踏过青苔,藤蔓摇曳,令人眩目。

"险过寒光平,屋树通皓白"描绘了光线的变化,从险峻到明亮,映照在屋宇和树木上,一片洁白。"戮立坐无阶,垂足当户席"写出了身处险境中的人们,虽无台阶却自在安然。

最后两句"鲛绡摄潭底,綷縩曳天脊"以鲛绡和天脊作比,展现出潭水深邃和山峰高耸,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仰头逝仙群,铃佩吟雾帟"则带出仙境般的想象,仙人悠然离去,留下铃声回荡在雾气之中。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山水景色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以及对超凡生活的想象。

作者介绍

高心夔
朝代:清

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梦汉,字伯足,号碧湄,又号陶堂、东蠡,江西湖口县城山乡高大屋村人。咸丰九年进士,两次考试都因在“十三元”一韵上出了差错,被摈为四等,后官吴县知县。工诗文,善书,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录》。高心夔与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曾为清末宗室贵族肃顺的幕府,号称“肃门五君子”。
猜你喜欢

辛未元日作·其三

儿女雍和满内庭,綵衣嬉戏即仙灵。

秦家弄玉馀双月,窦氏联珠且五星。

瑶草先春含雪艳,银花不夜吐烟馨。

桃汤献罢催桃叶,天姥扶将下幔亭。

(0)

感事·其二

堂搆徒劳四十春,虚无宫阙有金银。

乾坤不没凭孤屿,日月长存赖一人。

事败自应同正命,时危那得作遗臣。

三千尚可收馀烬,力为亡诸更破秦。

(0)

怀桂林

太华儿孙在桂林,参天笋石总森森。

东西柱向穿山出,左右江连峤水深。

光禄堂前曾酌酒,伏波岩上复鸣琴。

军书一卷留苔藓,他日思从洞口寻。

(0)

答张桐君见题三闾书院之作·其二

珠江水似洞庭波,屈氏江边亦有沱。

楚国王孙三户少,骚人弟子二京多。

微词易托惟香草,白首难要是翠蛾。

知命不嫌归汉晚,同君饮酒莫蹉跎。

(0)

梅花岭

墓林犹见阵云屯,丞相衣冠尺土尊。

自丧兴平无将帅,难归白下哭陵园。

江都竟作鸿沟界,梅岭何殊百丈原。

痛绝宁南频呕血,晋阳戈甲岂王敦。

(0)

热水泉

温泉一线出塞泉,五月炎风吹有烟。

流入清溪穿叠障,声含细雨乱高天。

清凉昔向骊山浴,萧爽今来电白眠。

更喜石床长数丈,官亭东畔翠林边。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