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泻此下烟萝,坐我幽深古涧阿。
树霭散分千太极,镜光摇动百东坡。
云天荡漾看时满,风月招邀坐处多。
岩畔有人如会意,数声全是濯缨歌。
一泓泻此下烟萝,坐我幽深古涧阿。
树霭散分千太极,镜光摇动百东坡。
云天荡漾看时满,风月招邀坐处多。
岩畔有人如会意,数声全是濯缨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中泉水景象。诗人庄昶以“一泓泻此下烟萝”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动态美,仿佛从烟雾缭绕的藤蔓中流淌而出,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神秘感。
接着,“坐我幽深古涧阿”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深邃的山谷之中,诗人仿佛亲自坐在了这古老的溪涧旁,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通过“树霭散分千太极,镜光摇动百东坡”,诗人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树木在晨光中的朦胧之美,以及水面如同镜子般反射出的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云天荡漾看时满,风月招邀坐处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受。诗人似乎在云天之间自由翱翔,与风月为伴,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无限乐趣。这里的“荡漾”不仅指水面的波动,也暗喻心灵的自由与舒展。
最后,“岩畔有人如会意,数声全是濯缨歌”表达了诗人与山间隐士之间的共鸣。通过几声清脆悦耳的歌声,诗人与山中之人产生了心灵上的交流,这种和谐共处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太丘闻孙忠孝俱,平生喜读轩岐书。
医人每收十全效,种杏已成千百株。
今年被荐来京国,新授医官承宠渥。
缙绅祖饯出都门,别酒香凝金错落。
潞河雪霁冰澌流,好风催发沙棠舟。
南经铁瓮趋吴郡,东度钱塘望处州。
括苍山色青无数,归马能谙旧行路。
悬知三月到家时,细雨落花春已暮。
霜风连日生寒威,冻云糊天天为低。
雪花飞来大于掌,江山万里增光辉。
天鸡初号雪花止,玉树琼林半空起。
雪深路涩马行迟,狐裘迎风寒似水。
须臾曈昽开晓晴,烂银一色摇光晶。
炊烟乍出飞鸟过,依稀遥见霸王城。
驿使相迎慰寥落,山殽野簌供杯酌。
地垆火暖氍毹温,寒气虽严殊不觉。
仕路驱驰岁月赊,每因风雪倍思家。
何日承恩归故里,逍遥林下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