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常少两,入夏更焦枯。
远近多荒壤,流移已载涂。
九重宵旰切,百辟隐忧俱。
已见崇周祀,还闻赐汉租。
阴云迎晓结,甘澍应时须。
飒飒来千嶂,森森散八区。
野烟浮菽麦,夕照失桑榆。
水阔鱼龙走,城高鸟雀呼。
郁蒸愁并减,沾洒暍先苏。
此日休徵应,讴歌满帝都。
春来常少两,入夏更焦枯。
远近多荒壤,流移已载涂。
九重宵旰切,百辟隐忧俱。
已见崇周祀,还闻赐汉租。
阴云迎晓结,甘澍应时须。
飒飒来千嶂,森森散八区。
野烟浮菽麦,夕照失桑榆。
水阔鱼龙走,城高鸟雀呼。
郁蒸愁并减,沾洒暍先苏。
此日休徵应,讴歌满帝都。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喜雨》描绘了春天干旱少雨,夏季更为严重,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然而,诗中表达了对朝廷深切忧虑和期盼的转变,因为皇帝宵衣旰食,百官也共同担忧。当阴云终于带来甘霖,诗人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预示着周朝的兴盛和汉室的复苏。雨水如千峰飒飒而下,滋润了八方土地,农作物得以生长,傍晚的阳光甚至在桑榆间消失。雨后的世界,鱼儿欢跃,鸟雀鸣叫,暑气消减,人们的生活因这场及时雨而得到缓解。诗人期待这样的好兆头将带来全国的庆祝和歌颂。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生机勃勃的场景,以及诗人对于国泰民安的深深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