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全文
唐 / 戎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qiūdēnglóuwàngyuèrén
táng / róng

西lóujiànyuèjiāngchéngmàimàiyōuyōukǎnqíng
wànqíngtóngjiǎojié

niánjīnzuìfēnmíng
chūjīngguìcóngtiānluòshāohuādàixuěpíng

zhīchēngrénlínshuǐjiànliánguāngcǎiyǒuqīng

翻译
在西楼看到的月亮如同江城的倒影,含情脉脉地照在栏杆上,满含思绪。
这万里之遥的情感如同皎洁的月光,一年中的今天最为清晰可见。
起初惊讶于仿佛桂子从天而降,随后又误以为是芦花带着雪花一片洁白。
知道美人临水照见这景象,她的光彩更是清丽动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中秋之夜登上高楼,远眺明月的情景。"西楼见月似江城"一句通过将月光比作江城,营造出一种辽阔与宁静的氛围。"脉脉悠悠倚槛情"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深远和悠长的情感。

接着,"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两句强调了这种情感与明月共鸣,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特别相连。月亮似乎赋予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纯净和明晰。

诗人接着回忆起初见桂花飘落的情景,"初惊桂子从天落",以及稍后芦花带着雪花显得平淡无奇,"稍误芦花带雪平"。这些意象通过对比,突出了月亮的独特之美。

最后两句"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则是诗人对于月下美人的感慨。这里的“玉人”通常指代美丽的人,但在此也可以理解为月亮下的影像。而“可怜光彩有馀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而又稍纵即逝景象的惋惜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纯净之美的情感,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珍视。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
朝代:唐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生辰:744~800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猜你喜欢

题金粟轩

阿翁手种黄金粟,闻说灵根出广寒。

此树想从天上得,何年移傍屋前看。

故山丘垄多乔木,若个儿孙见牡丹。

好在百年无剪伐,露花凉叶自团团。

(0)

寄杭州侯少府

小楼听雨客京华,一月春阴勒杏花。

泥没长途官马滑,风吹深巷酒旗斜。

青云北阙初承诏,白首西江正念家。

寄谢钱唐秋月色,好分光采照天涯。

(0)

题秋江别意图

五色纶丝下九关,使君指日向南还。

云帆直上五千里,江水初生十八滩。

愧我安能从骥尾,如公正合在鹓班。

到家已是登高节,把菊悠然在看山。

(0)

题玉绣毬花·其一

蕊珠宫女夜回鸾,一色流苏玉作团。

琪树想从天上见,琼花曾向月中看。

当场蹴起三春暮,信手围来二尺宽。

却怪朝来万蝴蝶,随风飞舞碧阑干。

(0)

送云季昭

夫子才名重,丹山出凤毛。

九年三闰月,千载一蟠桃。

阊阖青云近,蓬莱紫气高。

单罗秋水色,裁作上官袍。

(0)

孤雁翔送马山人归颍川

孤雁翔,颍之阳,秦淮十月天雨霜。

人生岂无兄与弟,独夜哀鸣楚江水。

颍之阳,孤雁翔,尔何为乎不作行。

明年寄书到东海,日日沙头镇相待。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