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中秋之夜登上高楼,远眺明月的情景。"西楼见月似江城"一句通过将月光比作江城,营造出一种辽阔与宁静的氛围。"脉脉悠悠倚槛情"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深远和悠长的情感。
接着,"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两句强调了这种情感与明月共鸣,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特别相连。月亮似乎赋予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纯净和明晰。
诗人接着回忆起初见桂花飘落的情景,"初惊桂子从天落",以及稍后芦花带着雪花显得平淡无奇,"稍误芦花带雪平"。这些意象通过对比,突出了月亮的独特之美。
最后两句"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则是诗人对于月下美人的感慨。这里的“玉人”通常指代美丽的人,但在此也可以理解为月亮下的影像。而“可怜光彩有馀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而又稍纵即逝景象的惋惜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纯净之美的情感,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