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二》
《感事·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堂搆徒劳四十春,虚无宫阙有金银。

乾坤不没凭孤屿,日月长存赖一人。

事败自应同正命,时危那得作遗臣。

三千尚可收馀烬,力为亡诸更破秦。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的深刻思考。

首联“堂搆徒劳四十春,虚无宫阙有金银。”以“堂搆”比喻国家的建设,感叹四十年的努力似乎徒劳无功,但即便如此,那些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宫阙”依然存在,金银财宝并未消失。这里既有对现实的讽刺,也隐含着对权力与物质追求的反思。

颔联“乾坤不没凭孤屿,日月长存赖一人。”乾坤指天地,孤屿代表孤立的岛屿,象征着在动荡的时代中,即使是一个人也能支撑起一片天地,保持日月的光明。这一联表达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坚守信念、坚持正义之人的赞美。

颈联“事败自应同正命,时危那得作遗臣。”事败意味着事情失败或事业的终结,正命则是顺应天命,即顺其自然。时危则指时局危急。这一联表达了在面对失败和危难时,应当顺应天命,不应成为苟且偷生的遗臣,暗示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自我牺牲的思考。

尾联“三千尚可收馀烬,力为亡诸更破秦。”三千可能是指三千士卒,或是泛指众多的力量。余烬指的是残余的火光,比喻残存的力量。力为亡诸则意为努力使一切恢复生机,更破秦则暗喻推翻旧势力,重建秩序。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循环、力量重生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于改变现状、重建未来的渴望。

整体而言,《感事(其二)》通过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兴衰以及历史循环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曾原太友琴轩

良朋不可得,雅好托桐君。

白雪心难变,金兰谊独亲。

高山千载意,流水四时春。

古道今寥落,空怀大雅人。

(0)

挽杨子恭先生·其二

雅操冰同洁,高怀鹤共清。

吟诗自可老,避世岂谋生。

遗后铭先著,知归葬自营。

九原去已远,无复见仪型。

(0)

元夕午门赐观灯·其一

新岁逢元夕,看灯紫禁来。

云间仙伏出,花里绣筵开。

月转双龙阙,春浮万寿杯。

传柑当此日,献颂愧非才。

(0)

院中雨寒夜坐

入院多风雨,清宵独掩扉。

灯寒难把卷,坐久欲添衣。

人语喧江市,鸦栖避棘闱。

贤才今独盛,吾道有光辉。

(0)

三友轩为德清钮允高赋

种树必嘉种,取友必端士。

常木无坚姿,泛交少恒志。

之子慕清贞,列植异凡卉。

直干倚脩节,孤芳挺苍翠。

冰雪誓不渝,并立凌寒岁。

览物尚如此,托交宁有异。

君子思贱贫,小人怀势利。

管鲍夫何如,此道久沦弃。

尚期秉金石,庶以敦高谊。

(0)

辞陵绝句·其五

昔日天门侍圣明,春回枯朽荷生成。

鼎湖龙去青天远,独抱乌号泪雨倾。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