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人》
《挽人》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人生庄叟癖,死乐果谁传。

此固虽虚诞,何凭更惘然。

乾坤都父母,今古几亲贤。

一洒乌台泪,人间肯自偏。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挽人》。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人生庄叟癖”,以“庄叟”暗指庄子,借以表达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态度,暗示逝者生前可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情趣或哲学追求。接着,“死乐果谁传”一句,提出疑问,似乎在说,逝者死后,其快乐或某种精神遗产是否有人能传承下去,流露出对逝者价值的思考和怀念。

“此固虽虚诞,何凭更惘然”两句,进一步探讨了生死问题的虚无与困惑。诗人认为,生命终归虚幻,难以把握,因此感到迷茫和无奈。这种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体现了对存在的深刻反思。

“乾坤都父母,今古几亲贤”则将视角扩大到宇宙与历史的广阔背景中,强调了生命的来源与延续,以及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位置。通过“乾坤”与“今古”的对比,诗人试图从更宏大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的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洒乌台泪,人间肯自偏”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乌台,古代官署名,这里借指逝者生前的官职或职位,诗人以“一洒乌台泪”形象地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痛。同时,“人间肯自偏”一句,似乎在说,人间的情感不会因为个人的离世而变得偏狭或失去意义,表达了对逝者影响和情感延续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存在、价值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题美人图·其二班姬

望幸眸凝秋水,倚愁眉簇春山。

已悟箧中纨扇,须看镜里朱颜。

(0)

石头城二首·其一

石头据险昔人城,断壑连山接杳冥。

豪杰尽随流水去,年年江上草青青。

(0)

予自闽中北还舟行过常秀间卧听棹歌殊有惬予心者每一句发端以声和之者三扣其辞语敷浅而鄙俚曾不若和声之欢亮也因变而作十二阕且道其传送艰苦之状亦刘连州竹枝之意云·其五

干当江南有许多,往还冠盖似撺梭。

因兹力役无朝暮,欸乃翻成懊恼歌。

(0)

僧传古坐龙图严东平所藏至元二年秋九月张签省耀卿处观七年闰十一月甲戌公退马上偶得时秋苦旱冬天无雪

深山大泽物所蛰,千丈县淙挂青壁。

潭阴水黑不见底,老雨初开元气湿。

苍龙何处行雨归,闯首踞坐红云堆。

山僧骇绝噤不语,万壑阴雾生缁衣。

咄哉传古隐龙性,隔户写影窥天机。

一从元化堕此笔,饮海不复观晴霓。

世间画本万尺蠖,尾鬣一掩无晶辉。

比年一旱几焚如,牲币空事山川雩。

群龙痴睡洞府黑,六合任使黄霾污。

何当铁匣出雷火,冲屋而去腾天衢。

六丁奔命仆射御,倒卷溟渤天瓢?。

滂沱一洗乾坤净,却敛神功寂若无。

(0)

奇村道中

此日西塘路,乘闲作胜游。

深深柳成巷,脉脉稻分沟。

白石长含雨,黄花不受秋。

移居新有意,试就野人谋。

(0)

集古十二首·其五

谁家红袖倚江楼,白袷行人又远游。

今夜不知何处泊?青山万里一孤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