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庄叟癖,死乐果谁传。
此固虽虚诞,何凭更惘然。
乾坤都父母,今古几亲贤。
一洒乌台泪,人间肯自偏。
人生庄叟癖,死乐果谁传。
此固虽虚诞,何凭更惘然。
乾坤都父母,今古几亲贤。
一洒乌台泪,人间肯自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挽人》。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人生庄叟癖”,以“庄叟”暗指庄子,借以表达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态度,暗示逝者生前可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情趣或哲学追求。接着,“死乐果谁传”一句,提出疑问,似乎在说,逝者死后,其快乐或某种精神遗产是否有人能传承下去,流露出对逝者价值的思考和怀念。
“此固虽虚诞,何凭更惘然”两句,进一步探讨了生死问题的虚无与困惑。诗人认为,生命终归虚幻,难以把握,因此感到迷茫和无奈。这种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体现了对存在的深刻反思。
“乾坤都父母,今古几亲贤”则将视角扩大到宇宙与历史的广阔背景中,强调了生命的来源与延续,以及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位置。通过“乾坤”与“今古”的对比,诗人试图从更宏大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的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洒乌台泪,人间肯自偏”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乌台,古代官署名,这里借指逝者生前的官职或职位,诗人以“一洒乌台泪”形象地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痛。同时,“人间肯自偏”一句,似乎在说,人间的情感不会因为个人的离世而变得偏狭或失去意义,表达了对逝者影响和情感延续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存在、价值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情缅怀。
干当江南有许多,往还冠盖似撺梭。
因兹力役无朝暮,欸乃翻成懊恼歌。
深山大泽物所蛰,千丈县淙挂青壁。
潭阴水黑不见底,老雨初开元气湿。
苍龙何处行雨归,闯首踞坐红云堆。
山僧骇绝噤不语,万壑阴雾生缁衣。
咄哉传古隐龙性,隔户写影窥天机。
一从元化堕此笔,饮海不复观晴霓。
世间画本万尺蠖,尾鬣一掩无晶辉。
比年一旱几焚如,牲币空事山川雩。
群龙痴睡洞府黑,六合任使黄霾污。
何当铁匣出雷火,冲屋而去腾天衢。
六丁奔命仆射御,倒卷溟渤天瓢?。
滂沱一洗乾坤净,却敛神功寂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