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倏变灭,本作须臾期。
山灵护清气,英英幻真姿。
旧雨洗犹在,高风吹不移。
触石有动意,出岫无还时。
扶桑如可薪,鍊此白玉芝。
行云倏变灭,本作须臾期。
山灵护清气,英英幻真姿。
旧雨洗犹在,高风吹不移。
触石有动意,出岫无还时。
扶桑如可薪,鍊此白玉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易简的作品,名为《九锁山十咏(其七)云根石》。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情感寄托。
“行云倏变灭,本作须臾期。” 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行云变化无常,如同人的生命转瞬即逝。诗人强调“本作须臾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要抓住眼前时光,珍惜每一刻的思想。
“山灵护清气,英英幻真姿。”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意境,山中的精灵在保护着纯净之气,而这种气息又塑造出一种英俊不凡的真实形象。这里的“英英”形容词用得非常生动,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那种难以言说的美好感受。
“旧雨洗犹在,高风吹不移。” 旧雨后的清新依然留存,而高风吹过,却未能改变山石的坚定,这两句描绘出一种经历沧桑而不失本色的坚韧之美。
“触石有动意,出岫无还时。”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亲近的心境。触摸到山石,似乎能感受到其中的某种意志,而一旦走出山谷,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时间。这不仅是对自然之旅的写照,也反映了一种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
“扶桑如可薪,鍊此白玉芝。” 最后两句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扶桑(一種植物)比作可以燃燒的柴火,而鍊煉(提純)出的是像白玉一样珍貴的芝草。这既是对自然界中宝贵之物的赞美,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自己精神追求和修养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石云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黄鹤双双飞,雄死雌独归。
血口衔坠羽,铩翼覆孤儿。
巢冰不言冷,啄雪不言饥。
茫茫海波涸,节节南山夷。
山夷海自涸,我足终不移。
我足终不移,我心天地知。
九泉遇故雄,略不愧当时。
岂独韩朋木,终为连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