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里东蒙近,微茫草树遮。
面城峰碍日,绕郭水鸣沙。
户尽缫桑茧,人多摘茗芽。
曾闻鲁酒薄,村店一旗斜。
望里东蒙近,微茫草树遮。
面城峰碍日,绕郭水鸣沙。
户尽缫桑茧,人多摘茗芽。
曾闻鲁酒薄,村店一旗斜。
此诗描绘了蒙阴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首句“望里东蒙近”,以远眺之景开篇,暗示诗人对东蒙山的亲近感。接着“微茫草树遮”一句,通过朦胧的草木景象,营造出一种隐约而神秘的氛围。
“面城峰碍日,绕郭水鸣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蒙阴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山峰挡住了部分阳光,城郭周围溪流潺潺,沙地传来水声,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动静结合的画面。
“户尽缫桑茧,人多摘茗芽”则转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描写。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于蚕桑之事,采摘茶叶,展现了一种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田园诗意。
最后,“曾闻鲁酒薄,村店一旗斜”两句,以鲁地的酒质不佳为由头,引出对村中小店的描述,斜挂的酒旗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蒙阴地区自然景色和人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初时期北方农村的风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趣,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佳作。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禦。
扑缘鬃毛困牛马,啖齧衣服穿房户。
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
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
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诃电母。
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巳觉商羊舞。
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从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
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县前巳窖八千斛,率以一升完一亩。
更看蚕妇过初眠,未用贺客来旁午。
先生笔力吾所畏,蹴踏鲍、谢跨徐、庾。
偶然谈笑得佳篇,便恐流传成乐府。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次韵章传道喜雨》【宋·苏轼】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禦。扑缘鬃毛困牛马,啖齧衣服穿房户。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诃电母。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巳觉商羊舞。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从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县前巳窖八千斛,率以一升完一亩。更看蚕妇过初眠,未用贺客来旁午。先生笔力吾所畏,蹴踏鲍、谢跨徐、庾。偶然谈笑得佳篇,便恐流传成乐府。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https://shici.929r.com/shici/N7Su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