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这首词以杜鹃鸟为引子,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上片通过杜鹃鸟的形象,比喻自己漂泊异乡,如同辽东白鹤寻找华表、海中玄鸟怀念旧居,暗示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词人提到吴蜀之地并不遥远,意在表达自己有能力回归,但现实却是身陷荒树,血洒芳枝,象征着仕途的困顿。
下片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兴亡更替的淡然态度,认为荣华富贵难以长久,如卧龙诸葛亮般的人物也已逝去,自己纵有抱负,却只能徒然相劝他人。词人感叹自身命运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完成封侯的事业后,才不觉归迟。
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借杜鹃之口,展现了词人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陈人杰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