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庄家二首·其一》
《宿庄家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初秋风露变,偶出憩庄家。

原稼无全穗,陂荷有晚花。

疏钟踰涧响,微月转林斜。

邻媪头如雪,灯前自绩麻。

(0)
翻译
初秋时分,风中的露水变化无常,我偶尔出门到农家小憩。
田里的庄稼没有完整的稻穗,池塘边的荷花还开着晚开的花朵。
稀疏的钟声越过山涧回荡,微弱的月光在树林间移动。
邻居家的老妇人满头白发,她正在灯下搓麻线。
注释
初秋:指刚进入秋季。
风露:指秋天清晨的露水和微风。
憩:休息。
庄家:农家。
原稼:田野上的庄稼。
全穗:完整的稻穗。
陂荷:池塘边的荷花。
晚花:晚开的花朵。
疏钟:稀疏的钟声。
踰涧:越过山涧。
微月:微弱的月光。
转林斜:在树林间移动,暗示天色渐晚。
邻媪:邻居的老妇人。
头如雪:形容头发全白。
绩麻:搓麻线,古代妇女的日常手工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景象。开篇“初秋风露变,偶出憩庄家”两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偶尔踏足乡间的宁静与闲适之情。

接下来的“原稼无全穗,陂荷有晚花”展示了农作物成长的不同时期,以及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一面。这里的“原稼”指的是未能成熟的谷物,而“陂荷”则是生长在湿地中的莲藕,尽管秋天已至,但仍有晚开的花朵。

“疏钟踰涧响,微月转林斜”两句,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古代寺庙中的钟声在空旷中回荡,与微弱的月光交织在林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氛围。

最后,“邻媪头如雪,灯前自绩麻”两句,通过对邻里老妇白发如雪及夜晚从事纺织劳作的情景描写,表现了乡间生活的平和与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观察和赞美。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淡远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刘克庄在宋代社会背景下所追求的隐逸生活理想,以及他对于田园生活之美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南乡子.贺于冶泉尚书有子

千古一高门。不断轩车驷马尘。

五色凤毛新照眼,惊人。气压喧啾百鸟群。

语笑满堂春。耸壑昂霄看已真。

玉唾成时十六七,知君。膝上摩挲不肯嗔。

(0)

雪夜独宿柏仙庵

晚雨纤纤变玉霙,小庵高卧有馀清。

梦惊忽有穿窗片,夜静惟闻泻竹声。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

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

(0)

岁晚倚栏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问信迟宾雁,催寒有响蛩。

暝烟都不见,闻得望□钟。

(0)

冬夜即事

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

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狵无警里闾安。

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霿凇寒。

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

(0)

少年游·其二

霜华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

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

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

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

(0)

游三游洞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