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任高阳里,登堂执束脩。
深知二郎故,曾接两翁游。
面棘新班峻,然藜旧话休。
空藏笥中帖,世世宝银钩。
昔任高阳里,登堂执束脩。
深知二郎故,曾接两翁游。
面棘新班峻,然藜旧话休。
空藏笥中帖,世世宝银钩。
这是一首描写往昔友情和怀旧之情的诗句。首先,"昔任高阳里,登堂执束脩"表达了诗人曾在高阳里担任职务,参加过一些典礼或仪式,执束脩可能是当时的一种仪式用品,象征着过去的职责和场合。"深知二郎故,曾接两翁游"则透露了诗人与二郎有深厚的情谊,并且共同参与过某些活动或旅程,这里的“二郎”可能是对朋友的一种亲昵称呼,而“两翁”则可能指的是年长的尊者。
接着,"面棘新班峻,然藜旧话休"中的“面棘”形容事物繁复或困难,“新班峻”可能是指新的起点或挑战,而“然藜”和“旧话休”则表达了对过去事迹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似乎在强调尽管现在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仍然怀念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话题。
最后,"空藏笥中帖,世世宝银钩"中的“空藏”可能是指某种物品被保存起来,而“笥中帖”则可能是古代书信或文件的存放方式。"世世宝银钩"则表达了一种希望将这些珍贵的东西传承下去,银钩在这里象征着连接和坚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往昔情谊的回忆,以及对于物品保存与传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
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
老僧逝已久,讲座尘漠漠。
当时童子辈,衰鬓亦萧索。
扫壁观旧题,岁月真电雹。
文章卑不传,衣食窘如昨。
出门意惘然,辽海渺孤鹤。
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
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
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
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
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
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