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逢国忌,默处罢游歌。
此日终身恨,流阴睫眼过。
谒陵方在即,存剑竟如何。
遗诏重庄诵,心知愧处多。
山庄逢国忌,默处罢游歌。
此日终身恨,流阴睫眼过。
谒陵方在即,存剑竟如何。
遗诏重庄诵,心知愧处多。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八月二十三日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国家重要时刻,选择静默不言,放弃游乐歌唱的心境。"山庄逢国忌,默处罢游歌",描绘了在国家特殊时期,诗人身处山庄,内心沉静,不再放纵游乐和歌唱的情景。
接着,“此日终身恨,流阴睫眼过”,诗人感叹这一天成为了他一生中的遗憾,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过去,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谒陵方在即,存剑竟如何",表达了即将前往陵墓祭拜的心情,同时对保存下来的宝剑命运的忧虑,暗含着对权力与传承的思考。
最后,“遗诏重庄诵,心知愧处多”表明诗人再次诵读先皇的遗诏,心中充满了惭愧之情,可能是因为未能完全遵循先皇的教诲或未能妥善处理某些事务。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忧思,也有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君主的深沉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