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多山》
《龙多山》全文
宋 / 刘望之   形式: 古风

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

何人夜断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

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已从上头收浩荡,更著幽处藏萦纡。

冯仙观中柏摩月,静老岩下泉跳珠。

霜荷千树小雨暗,野竹万个秋风□。

石囷□不了岁事,丹灶肯为凡人炉。

惜无数桃出山崦,来藉芳草开春壶。

从来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芜。

问谁结屋据雄会,邑中令君秦大夫。

此郎平生眼如鹘,视此亦足知远图。

挽衣留客来置酒,要看碧浪摧天吴。

我亦为渠脚力轻,拄杖插到青云孤。

酒酣抚槛叫落日,共闵此世真区区。

真须举臂游汗漫,莫向人间堕履凫。

(0)
注释
金船:比喻珍贵或稀有的事物。
大千浮空:佛教用语,指宇宙广大无边。
海山臂:象征性的山川。
西南隅:方位,角落。
白虹:彩虹。
巴山:中国山脉名,位于四川。
□舞:此处可能缺失的文字,意指舞蹈。
霜荷:秋天的荷花。
石囷:古代储粮的圆形建筑。
丹灶:炼丹的炉子,道教象征长生不老。
桃:象征长寿或美好的事物。
令君: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县令。
天吴:神话中的水神。
履凫:比喻世俗之事,像鸭子走路一样浅薄。
翻译
金制的小船载着山川,是否真实存在,佛祖在天空中书写的大千世界。
是谁在深夜割断了海山的臂膀,将它放在西南的角落。
晴朗天气中白虹显现于涪水之上,翠色凤凰破晓时分飞过巴山。
这地方真是奇特,拥有这样的景象,只担心平凡的舞者无法欣赏。
美景已被收藏在高处,又隐藏在幽深之处,曲折蜿蜒。
冯仙观中的柏树映照着月光,静老岩下的泉水跳跃如珠。
霜打的荷叶在细雨中显得朦胧,野外的竹林在秋风中摇曳。
石囷难以承载岁月的变迁,丹灶岂能成为凡人的炼丹炉。
可惜无数桃花从山间流出,借着芳草之绿,开出春天的美酒。
自古以来,山僧和野道坚守清修,不愿让客人打扰他们的宁静。
询问谁能占据这壮丽之地,那是邑中的令君秦大夫。
这位先生眼光如鹰,看此景也能预知深远的未来。
他挽起衣袖邀请客人饮酒,期待见证碧浪冲击天吴的壮观。
我也因他步履轻盈,一同持杖直上青云。
酒兴正浓时,他倚栏杆呼唤夕阳,共感世间渺小。
确实应举手畅游于广阔天地,切勿沉沦于人间琐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川景色,充满了超自然和神秘色彩。开篇即以“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之大、佛法之深的感悟,设定了一个宏伟而又虚幻的空间背景。接着,“何人夜断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中的“断臂”与“挈置”动作则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和意志。

在“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中,诗人通过白虹和翠凤这两种神异之物的出现,进一步渲染了这片仙境的美妙与不凡。而“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自然景象是否真实存在的疑惑和期盼。

以下几句“已从上头收浩荡,更著幽处藏萦纡。冯仙观中柏摩月,静老岩下泉跳珠。”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诗人似乎在寻找着一种超脱尘世、隐逸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霜荷千树小雨暗,野竹万个秋风□”中的景象则更加深邃和幽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观察与感受。紧接着,“石囷□不了岁事,丹灶肯为凡人炉。”则进一步强化了仙境超脱尘世的主题。

“惜无数桃出山崦,来藉芳草开春壶。”中的桃和芳草,象征着生命力与生机,而诗人似乎对这种自然界中生长繁衍的情景感到可惜,因为它与仙境的超脱主题相悖。

“从来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芜。”这一句则是对居住在这片仙境中的修行者的一种描写,他们对于外来的游客保持着敬畏之心,并且发誓要保护好这片土地,不让它变得荒凉。

“问谁结屋据雄会,邑中令君秦大夫。”则是对居住于此的高人或修行者的提问,他们在这片仙境中的生活状态如何,以及他们与世俗世界的关系怎样。

“此郎平生眼如鹘,视此亦足知远图。”中的“此郎”可能指的是诗中所描绘的那位居住于仙境之人,他的洞察力和远见被比喻为像鹘一样锐利,可以透过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最后,“挽衣留客来置酒, 要看碧浪摧天吴。我亦为渠脚力轻,拄杖插到青云孤。酒酣抚槛叫落日,共闵此世真区区。”则是诗人邀请游客驻足饮酒,以欣赏这片仙境之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力量不足以支撑长久居留于此的无奈,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诗中的仙境既是自然之美,也是心灵的寄托。

作者介绍

刘望之
朝代:宋

刘望之,字观堂,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宋绍兴(1131-1162)进士。官南平军教授,任期文化丕变,后迁秘书省正字。公余引吟,著《观堂唱集》己失,“名重一时。”存诗、词各一。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七四

不堕前后,独超古今。唤回千岁梦,飞出九皋禽。

无栖泊,勿猜斟,只个虚空等样心。

直下一槌光迸散,斩新弹子出炉金。

(0)

贞女祠

贞女已云远,芳名闻至今。

烟波濑江上,松柏古祠深。

暮色留残照,悲风动远林。

谪仙文不死,读罢为沾襟。

(0)

冬日牡丹五绝句·其一

百花头上有江梅,更向江梅头上开。

便使诗人惭未识,春前还解上楼台。

(0)

春日

嫩红相逐上枝头,多少东风索我酬。

春色似人看易老,年华如客去难留。

长因好景翻成恨,只恐香醪压得愁。

深放黄金为酒盏,一城飞絮已悠悠。

(0)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其二

遥想燕山落大花,更堪直北渡龙沙。

六师挟纩怀轻煖,取日谁能反翠华。

(0)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其一

国难更频岁,边尘动四溟。

豺狼饱吞噬,天地失清宁。

黄屋无安所,霜笳不忍听。

使臣归路阻,恸绝鬓星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