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锤一击忤强秦,赏令千金无处寻。
若使董狐当直笔,又将谁作弑君人。
铁锤一击忤强秦,赏令千金无处寻。
若使董狐当直笔,又将谁作弑君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华岳创作的,名为《读张子房传(其二)》。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炼,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铁锤一击忤强秦”,这里的“铁锤”比喻强大的力量,“忤强秦”则是指西汉初年张良(字子房)辅佐刘邦击败强敌秦朝。诗人通过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赏令千金无处寻”,这句话描绘了张良在汉高祖刘邦面前以千金求购奇策,展现了他智谋过人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智慧和才能的高度评价。
“若使董狐当直笔,又将谁作弑君人”,这里的“董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位史官——董仲舒与伏胜(字狐咸),他们因秉笔直书,记录历史真实而著称。诗人设想若是他们来评判历史人物的善恶,那么又会有谁被定性为弑君之人。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评价标准和公正性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华岳对张良的崇敬,也体现了他对于历史、智慧与品德的深入思考。通过诗歌,作者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间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侯门无罴虎,进者何趑趄。
主人畏客来,有甚虎与罴。
彼此情不安,逢迎反忧悲。
我爱田上翁,面有无求姿。
不怨春作苦,联以岁晚期。
藜藿如羊枣,豆粟兼晨炊。
西风作霜晴,晓寒起呼儿。
大儿收橡实,小儿拾松枝。
无求当自求,勿用他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