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二》
《感事·其二》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虎士冰河侧,日闻刁斗惊。

气吞沙漠尽,风荡贼巢倾。

关塞长年戍,边尘几日清。

太平陈朽富,一旅百夫耕。

(0)
注释
虎士:勇猛的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用来报时和警戒的铜制器具。
气吞沙漠尽:形容气势如虹,无所畏惧。
边尘几日清:边疆的战事平息,尘土不再飞扬。
陈朽富:堆积的、闲置的财富。
一旅百夫耕:一个团队管理众多劳动力进行农业劳动。
翻译
勇士守卫在冰河之畔,每天都能听到夜间巡逻的刁斗声惊醒。
他们的气势能吞没整个沙漠,强风吹过,敌人的巢穴也被颠覆。
常年驻守在关塞,边疆的尘土何时才能变得清净。
在太平盛世,国家财富积累,只需一支部队就能让数百人从事农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战争氛围和军士的生活状态。开篇“虎士冰河侧,日闻刁斗惊”生动地展现了边疆战士们在严寒中日夜听着敌人的挑衅与战斗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紧张的生活状况。“气吞沙漠尽,风荡贼巢倾”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战争给大地带来的荒凉和毁灭,以及战士们对敌人的憎恶和战斗意志。接下来的“关塞长年戍,边尘几日清”反映出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长时间的坚守与寂寞,他们渴望能够有一丝和平的气息。

最后两句“太平陈朽富,一旅百夫耕”则是对未来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在战争结束后,战士们希望能像平民一样享受和平带来的富足,并且能够放下武器,从事农业劳动。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倦,更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地展现了边塞军士的艰苦生活和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题古涧

市腰石有千年涧,石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应有望,不知龙向此中蟠。

(0)

偶成二首·其二

乌兔东西不住天,平生奔走亦茫然。

向来鞅掌真堪笑,烂熳如今独自眠。

(0)

发高沙·其三

一日经行白骨堆,中流失柁为心摧。

海陵棹子长狼顾,水有船来步马来。

(0)

寿俞尚书七十九

后皇深助顺,命世烨生贤。

临汝葱佳气,罗浮降散仙。

春兰早无对,秋竹晚弥坚。

稳击三千水,高腾尺五天。

清癯迂叟侣,温厚醉翁然。

献纳星辰上,司存雨露边。

常情难勇退,定力竟孤骞。

此夕寻常夕,明年八十年。

金猴转空柄,璿象灿丁躔。

中令汾阳考,平章潞国权。

龙钟笑裴度,矍铄过文渊。

阴阳无尽藏,真源不老仙。

(0)

赋码碯笛

羌儿吹笛作龙吟,中有太古之纯音。

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

谁知巧匠寻山谷,蹙踏溪云采明玉。

云谷之竹色黯黯,浅紫轻红花映雨。

正声隐显初无端,造化推移指法间。

黄钟妍美霜朝暖,无射凄凉暑月寒。

轺车走遍天南北,此笛此声何处得。

韬之湘竹川锦囊,广坐聊持衒宾客。

弘农学士九尺长,颊颧山起鬓髯张。

从容奏罢阳春曲,气衰坦腹眠绳床。

由来雅器自有合,不与教坊管弦杂。

君不见开元名臣宋侍中,手挥羯鼓疾如风。

(0)

送曹千方奉使闽中

闻说乘轺美,全□胜赴□。

先声驰岭海,和气入山川。

路束篮舆过,书凭塞雁传。

祝君求荈草,醒我北窗眠。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