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七夕词》
《鹊桥仙.七夕词》全文
宋 / 石延年   形式: 词  词牌: 鹊桥仙

一分素景,千家新月,凉露楼台遍洗。

宝奁深夜结蛛丝,纴五孔、金针不寐。

(0)
注释
素景:清冷的景色。
新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凉露:秋夜的露水。
楼台:楼阁和平台。
宝奁:贵重的梳妆盒。
结蛛丝:挂满蜘蛛网。
纴:纺织。
五孔:指织布机上的五个孔眼。
金针:贵重的金属针。
不寐:未入睡。
翻译
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无数人家的新月如钩,凉意笼罩着楼阁台榭。
深夜里,珍贵的妆奁上挂满了蜘蛛网,她专心致志地用金针纺织,直到深夜未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凉孤寂的夜晚景象。"一分素景,千家新月",诗人通过对明月与夜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怀。"凉露楼台遍洗"则更增添了这种清冷之感,让人仿佛能听见夜晚露水滴落的声音。

接下来的"宝奁深夜结蛛丝"则是一个极富细节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时间在静谧中缓慢流逝的情景。"纴五孔、金针不寐"展现了诗人对织造技艺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夜不能寐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细腻生活场景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夜晚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手工艺匠的敬意和对织造技艺的赞赏。

作者介绍
石延年

石延年
朝代:宋   字:曼卿   籍贯: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   生辰:994~1041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玉胡蝶.本意

断送一春芳思,小庭寂寂,独自飞来。

未到秋残,湘帘且与徘徊。听流莺、怕窥绿树;

闻啼鸟、愁见青梅。黯楼台。一池芳草,满院苍苔。

安排。午晴晒粉,翠迷杨柳,红讶玫瑰。

莫遇庄生,枕中幽梦费疑猜。舞衣翻、应游上苑;

仙风送、可引蓬莱。绕闲阶。滕王图画,相映空斋。

(0)

角招

傍花醉。无端一片、花飞又趁流水。画船春去矣。

猛折绿杨,幽恨都起。芳游梦里。谱艳曲、流莺能记。

昔日青青犹在,到风雨客归时,管想思千里。谁使。

单衫聚泪。冰纨写怨,黄九诗轻寄。露桥惊后会。

怕贴双蛾,羞郎憔悴。烟条踠地。似说与、飘零如此。

叶落江潭尚未。漫忘却、玉箫心,银屏事。

(0)

浣溪沙·其二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不预此游盖五年矣

花艳连桡度镜光,满湖丝管水飞香,月明何恨预兴亡。

莫揽清歌悲小海,更催秋梦落横塘,波空塔影自凄凉。

(0)

玉楼春·其二

因循游计春过半。几度黄昏歌酒散。

此时泪眼向花枝,不待飘零肠已断。

旧游台榭年芳换。却为伤高重倚遍。

水裙油幕趁清明,招得春魂何处见。

(0)

菩萨蛮·其三

画楼残点和箫咽。镜中愁见人如月。双陆赌金环。

别时相赠难。旧红宽臂缕。妆罢长无语。

明日斗花风。为谁梳洗浓。

(0)

出赵村闸为魏鉴题墨梅一首

忆在江南处士家,每从雪里见横斜。

北来十月燕山下,却忆梅花似雪花。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