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贪识凤毛难,曾借中兴疏草看。
家有一书司马法,人传八使惠文冠。
霜驱夙雾过衡远,风送馀波上汉寒。
共道朝廷尊自若,仍教李勉向台端。
十年贪识凤毛难,曾借中兴疏草看。
家有一书司马法,人传八使惠文冠。
霜驱夙雾过衡远,风送馀波上汉寒。
共道朝廷尊自若,仍教李勉向台端。
此诗《送李孟敬侍御还台》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以“十年贪识凤毛难”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李孟敬比作难得一见的凤毛,表达了对李孟敬才能的赞赏与仰慕之情。接着,“曾借中兴疏草看”,进一步说明了李孟敬在政治上的贡献和影响,暗示其为国家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家有一书司马法,人传八使惠文冠”两句,通过列举典籍和传说中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李孟敬的学识渊博和政绩显著,使得其形象更加丰满。接下来,“霜驱夙雾过衡远,风送馀波上汉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暗喻李孟敬在政治道路上的艰难与坚持,同时也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共道朝廷尊自若,仍教李勉向台端”两句,表达了对李孟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高度认可,同时暗示了李孟敬将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整首诗通过对李孟敬个人品质、成就以及社会影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
流水易换,客梦迷烟草。
回首望高城,记西山、重重翠扫。
横塘秋水,云锦万荷莲,思往日,对薰风,沉醉花前倒。
而今青镜,白发催人老。
后会一尊同,放元龙、座中吟啸。
虚名误我,依旧广文寒,归来好。
酒阑
关山渺无际,何处认三韩。
辽阳烟树千里,回首路漫漫。
暂屈元龙湖海,坐镇东方雅俗,心与野云闲。
姓字九天上,早晚召君还。
记当时,题好句,醉中看。
二难兄弟俱在,门外驻金鞍。
一别流年似水,暗想浮生如梦,赢得鬓毛斑。
何日一尊酒,相对谢东山。
冲和养真命,神耀破昏衢。
水山明秀雷泽,深处孕玄珠。
七曜北辰枢纽,灿烂金华气结,槁木得重苏。
灵腑风烟静,岳顶月轮孤。
透三天,滋九鼎,饮琼酥。
华胥笑傲,陶陶沉醉玉童扶。
窈窕芝*鹤驾,驰骤纯阳圣境,宇宙不能拘。
寂阒先天貌,隐显混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