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游计春过半。几度黄昏歌酒散。
此时泪眼向花枝,不待飘零肠已断。
旧游台榭年芳换。却为伤高重倚遍。
水裙油幕趁清明,招得春魂何处见。
因循游计春过半。几度黄昏歌酒散。
此时泪眼向花枝,不待飘零肠已断。
旧游台榭年芳换。却为伤高重倚遍。
水裙油幕趁清明,招得春魂何处见。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消逝,时光荏苒的场景。诗人"因循游计春过半",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日欢乐时光的追忆。"几度黄昏歌酒散"进一步渲染了聚会散去后的落寞气氛,暗示着春夜欢聚的短暂与易逝。
"此时泪眼向花枝",诗人以花自比,表达对美好事物即将凋零的感伤,"不待飘零肠已断"则直接抒发了内心深处的哀愁,预示着离别之痛。接下来,"旧游台榭年芳换"暗示着季节更替,旧时游玩之地已物是人非,增添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却为伤高重倚遍"中的"伤高"一词,可能指的是登高望远,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对故国的感慨。诗人不断倚遍栏杆,试图寻找春魂,但"水裙油幕趁清明",清明时节的景色虽美,却无法唤回逝去的春光和旧友。
最后,诗人以"招得春魂何处见"收束全词,表达了对春意消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深哀愁,以及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寻。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清末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把还使节请祠真,便作吴江渐退身。
凭轼几州沾惠爱,归装一味是清贫。
相思欲控琴高鲤,卜宅须邀李子邻。
不是荐章论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