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神女弄珠来,蜿蜿灵光照法台。
四壁潮声相喷薄,诸天云影自徘徊。
波心犹有骊龙认,刹里常闻象教开。
秦帝不须东望幸,此间疑是小蓬莱。
何年神女弄珠来,蜿蜿灵光照法台。
四壁潮声相喷薄,诸天云影自徘徊。
波心犹有骊龙认,刹里常闻象教开。
秦帝不须东望幸,此间疑是小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海珠的神秘与壮丽。首句“何年神女弄珠来”,以神话色彩开篇,引人遐想。接着“蜿蜿灵光照法台”一句,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氛围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四壁潮声与诸天云影的描写,动静结合,生动展现了海珠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波心犹有骊龙认,刹里常闻象教开”两句,运用了骊龙和佛教寺庙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海珠的神秘与神圣感。骊龙象征着深海中的神秘力量,而刹则是佛教中圣地的象征,象教则指佛教教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海珠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其内在的精神价值。
最后,“秦帝不须东望幸,此间疑是小蓬莱”以秦始皇东巡求仙的典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海珠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海珠之境堪比仙境蓬莱,无需再寻觅他处的奇景。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海珠的自然之美与精神之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好春华。却装成、芳草天涯。
庭下帘前,惹得心事如麻。
更孤立、临风无语,落红轻点窗纱。
呢喃燕,衔泥罢,差池又向谁家。连日曾驱犊车。
看娇鸟成群,呖呖啼花。妙舞清歌,断送春色堪嗟。
漫天飞尽伤心絮,朱阁扃、泪眼难遮。
可能把、明春丽景,今岁先赊。
眼底秋山,旧来风雨,横槊之处。
壁冷沙鸡,巢空海燕,各是酸心具。
老兵散后,关门自启,脉脉晚愁穿去。
一书生、霜花踏遍,酒肠涩时谁诉。
阑珊鬓发,萧条衣帽,打入唱骊新句。
回首神州,重重遮断,惟有翻空絮。
岁华贪换,刀环落尽,草际夕阳如故。
嗟同病、南冠易感,登楼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