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前七日作·其二》
《七夕前七日作·其二》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大块感噫气,于以成商声。

是噫从何来,牛郎诉不平。

乃知一物阏,足以优清宁。

(0)
鉴赏

这首诗《七夕前七日作(其二)》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想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的交织。

“大块感噫气,于以成商声。” 开篇即以“大块”(大地)为背景,描述了自然界中一种神秘的“噫气”,这种气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形成“商声”。这里,“商声”不仅指音乐中的一个音阶,更象征着某种深沉的情感或宇宙间的和谐之音。

“是噫从何来,牛郎诉不平。”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聚焦于“噫气”的来源,提出疑问:“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并巧妙地引入了牛郎这一神话人物,暗示了这声音可能承载着某种不平之事,或是牛郎对银河彼岸织女的思念与诉求。

“乃知一物阏,足以优清宁。” 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他认为,正是这单一的阻碍(“阏”),使得天地间充满了和谐与宁静。这里的“阻碍”可以解读为自然规律、情感的纠葛或是宇宙间的某种平衡机制,它虽看似矛盾,却在整体上维持了宇宙的秩序与和谐。

全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洞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想象力的叙述,全祖望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诗意又富含哲理的世界。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题画

怪石倚危峦,横烟出深谷。

其间有孤松,亭亭表苍绿。

携筇者伊谁,顶发髡且秃。

请君过柴桥,临流味幽独。

(0)

登纠峰顶

盘盘纠峰岭,不与群峰同。

我来值清秋,落叶飞苍穹。

洪涛湃松柏,烟雨交空蒙。

爱兹竟忘返,非关足力穷。

(0)

诗一首

簿领日盈机,知君傲烦嚣。

饮和自忘渴,况以初筵招。

道契迹自亲,谁为列宿遥。

何用结同心,绿琴复长瓢。

日月若走马,炎凉催斗杓。

一年解颐笑,几日如今宵。

奉君千金寿,莫使岁寒凋。

(0)

诗一首

眼心非一处,心眼旧分离。

直令渠眼见,谁遣报心知。

(0)

诗一首

千思千肠热,一念一心焦。

若为求守得,暂借可怜腰。

(0)

题阙·其七十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

计时应大重,直为岁年多。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