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卧龙冈访朱子筑庵处用朱子韵》
《游卧龙冈访朱子筑庵处用朱子韵》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老龙卧垂涎,成此千丈湫。

力能沛甘霖,络绎金简投。

过时若无用,委弃荒山陬。

神功不求试,又岂畏人求。

我来访灵境,山路阻且修。

双崖呀然开,始见风云幽。

太古铁色壁,倒挂三峡流。

伟哉造化奇,神鬼莫能谋。

哲人惬兹区,卜宅尝屡游。

顾名缅英贤,溟漠神相酬。

至今寻丈间,名与天地留。

吾闻龙为德,出则被五洲。

退藏一壑内,有若枯枝樛。

吾侪但饱啖,望古真堪愁。

徘徊日将暮,烟霭何纷缪。

回首望苍崖,寂寞飞龙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卧龙冈并探访朱子筑庵之处的情景,以朱子的韵脚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观的赞叹。诗人首先以“老龙卧垂涎”比喻卧龙冈的奇特地貌,如同巨龙欲饮水而形成的深潭,展现出其磅礴的气势。接着,他赞美这股力量如甘霖般滋养万物,象征着朱子的思想影响深远。

然而,诗人也暗示如果这些神功不再被世人利用,可能会被遗忘在荒山角落。他强调,朱子的智慧并未追求显赫,而是默默贡献,不畏惧人们的求索。在探访过程中,山路崎岖,但最终“双崖呀然开”,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如铁色壁立,仿佛三峡之水倒挂,令人惊叹造化的神奇。

诗人感慨朱子在此地的智慧选择,认为这是哲人理想的栖息地,他的名字将与天地共存。龙作为德行的象征,无论是显现在世间还是隐居山林,都体现了朱子的高尚品质。诗人感叹,尽管他们无法像古人那样饱览历史,但仍能从遗迹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沧桑。

最后,夕阳西下,烟雾缭绕,诗人回首苍崖,心中充满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通过描绘卧龙冈的景色和对朱子的敬仰,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杂题九首·其五

宴罢论诗久,亭高拜表频。

岸香蕃舶月,洲色海烟春。

(0)

白菊杂书四首·其四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0)

上方

花落更同悲木落,莺声相续即蝉声。

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闲人漫系情。

(0)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其十七

行乐溪边步转迟,出山渐减探花期。

去年四度今三度,恐到凭人折去时。

(0)

美刘太保

常爱鲁仲连,退身得其趣。

不知鸱夷子,更入五湖去。

云霞恣摇曳,鸿鹄无低翥。

万里天地空,清飙在平楚。

藏名向宠节,辞疾去公务。

夜尽醉弦歌,日高卧烟树。

岂嗤生前乐,千载自垂裕。

论道复论功,皆可黄金铸。

(0)

秋中野望寄舍弟绶兼令呈上西川尚书舅

忧来思远望,高处殊非惬。

夜露湿苍山,秋陂满黄叶。

人随雁迢遰,栈与云重叠。

骨肉暂分离,形神遂疲薾。

红旌渭阳骑,几日劳登涉。

蜀道蔼松筠,巴江盛舟楫。

小生即何限,简诲偏盈箧。

旧恨尚填膺,新悲复萦睫。

因求种瓜利,自喜归耕捷。

井臼赖依邻,儿童亦胜汲。

尘容不在照,雪鬓那堪镊。

唯有餐霞心,知夫与天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