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多传变徵音,钜篇谁解读亭林。
依然清庙明堂体,未肯亡明一寸心。
桑海多传变徵音,钜篇谁解读亭林。
依然清庙明堂体,未肯亡明一寸心。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郭曾炘的作品,他以"秋暑索居"为背景,选择了归有光(号亭林)和顾炎武(号南雷)两位明朝遗贤的诗歌进行案头研读。"桑海多传变徵音"一句,寓言历史沧桑变化,如同桑田沧海般,而归有光和顾炎武的诗作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变革之声。"钜篇谁解读亭林"表达了对两位大师深邃思想的敬仰与探索之意。
"依然清庙明堂体",这里的"清庙明堂"象征古代的礼制和正道,意味着归有光和顾炎武的诗作虽处乱世,但依然保持着儒家的正直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未肯亡明一寸心"则表达了他们对明朝的忠诚以及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即使在亡国之后,他们的精神和情感并未随时代变迁而消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两位先贤诗作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郭曾炘对于传统学术和民族精神的坚守。
竹苞未剪山虽幽,福庭胜概难穷搜。
天公念此久闭塞,密召五丁诒厥谋。
巽维一夕启邃窦,光圆瓮牖端相侔。
方床翠屏广罗列,药臼香山深抉锼。
道人振锡蟒潜遁,处士化石岩中留。
训狐昨夜又鸣报,果是五马今朝游。
京尘滚滚日眯眼,心豁郊原初雪晴。
幽禽忽傍粉树语,瘦马时踏琼田行。
高吟浩荡真吾事,薄宦飘飖愧此生。
却羡老农相顾喜,土膏乘润说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