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亭怨慢五首·其三》
《长亭怨慢五首·其三》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长亭怨慢

恁重检、玉奁佳事。粉指痕留,露华犹湿。

老辈风流,传家画本媵丹碧。

漫惊烽火,携娇女、山居萧瑟。

竹屐练裙,曾侍砚、芸笺亲擘。愁说。

婿乡回首处,莺脰泪波堪挹。

种松人去,便雪里、秾桃都折。

付萧郎、彩笔相思,重证取、花红月圆。

况看兰笋森森,仍是绿阴时节。

(0)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是清代词人李慈铭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恁重检、玉奁佳事”,开篇即以细腻之笔描绘了珍贵的回忆,仿佛在翻阅着一册精美的画卷,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粉指痕留,露华犹湿”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手上的痕迹以及清晨露水的痕迹,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老辈风流,传家画本媵丹碧”则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与家族的传统,暗示着某种传承与延续。接着,“漫惊烽火,携娇女、山居萧瑟”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女子与女儿一同避难于山中,生活艰苦而充满忧虑。

“竹屐练裙,曾侍砚、芸笺亲擘”回忆了过去的生活场景,女子曾经陪伴在丈夫身边,共同研墨、书写,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然而,“愁说。婿乡回首处,莺脰泪波堪挹”一句,却透露出对丈夫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莺脰泪波,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哀愁。

“种松人去,便雪里、秾桃都折”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与失去的主题,即使在寒冷的雪中,美丽的桃花也因失去主人的照料而凋零。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情感世界的象征。

“付萧郎、彩笔相思,重证取、花红月圆”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现实充满挑战,但心中仍怀有美好愿景,期待着重逢与团圆。最后,“况看兰笋森森,仍是绿阴时节”以生机勃勃的景象收尾,寓意着无论经历多少风雨,生命总能重新焕发生机,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再题六如亭

昔人喜说坠楼姬,前辈尤高断臂妃。

肯伴主君来过岭,不妨扶起六如碑。

(0)

追用南塘韵题尹刚中潜斋

幽士慕鳞潜,通人笑蚓廉。

诳肠齑味美,节腹笋生添。

诸老徒推毂,先生且下帘。

食惟陈簋二,馈不费金兼。

和靖招延晚,方斋仕进恬。

绪言传粹密,古调扫秾纤。

紫气来傍境,灵氛告吉占。

因思眠雨艇,得似曝晴檐。

无己游坡谷,徂徕客弼淹。

刍言轻一羽,未必动岩瞻。

(0)

题郑宁文卷

昔侍西山讲习时,颇于函丈得精微。

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

筝笛岂能谐雅乐,绮纨元未识深衣。

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

(0)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与客穷源上尽山,林霏初卷岭泥乾。

似嫌甲第施朱戟,别筑茅亭俯碧湍。

龙怒岂容缘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

平生粗有登临胆,今日凭高立未安。

(0)

简叔和诗再寄

弃置而今成秃翁,君恩量给太仓红。

著鞭纵落诸公后,挥麈犹堪一世雄。

花月三千篇绝唱,海天九万里刚风。

胸中本自无冰炭,况读君诗益扫空。

(0)

答黄镛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么青。

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