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么青。
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么青。
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题为《答黄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感慨。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青春时期盲目野心以及后来遭遇困境后的感受。"韶鸣"指的是古代乐器的名称,此处暗喻年轻时的狂热与梦想。"忧患欺人"表达了生活中的苦恼和迷茫,而"两鬓星"则象征着年龄增长带来的智慧。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朋友的珍视,以及对那些虚假之人的批评。"盟社友"意味着与真正的朋友结盟,而"不合诳山灵"则强调了作者对于欺骗之人的鄙视。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么青。"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宇宙永恒的哲学思考。"百年如夜"比喻时间的短暂,而"万古惟天只么青"则是对宇宙不变的赞叹。
最后,"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重逢老朋友时的喜悦和释放,通过饮酒来庆祝这难得的相聚时刻,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体现了刘克庄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了自己对于时间、友情以及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