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倚危峦,横烟出深谷。
其间有孤松,亭亭表苍绿。
携筇者伊谁,顶发髡且秃。
请君过柴桥,临流味幽独。
怪石倚危峦,横烟出深谷。
其间有孤松,亭亭表苍绿。
携筇者伊谁,顶发髡且秃。
请君过柴桥,临流味幽独。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之美。首句“怪石倚危峦”,以“怪石”与“危峦”两个意象,勾勒出山石险峻、气势磅礴的景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横烟出深谷”一句,将视线引向山谷深处,轻烟袅袅升起,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邃。
“其间有孤松,亭亭表苍绿”,诗人巧妙地在画面中插入了一株独立于群山之中的松树,其“亭亭”之姿与“苍绿”之色,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超凡脱俗的品质。这株孤松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静静地见证着世间的变迁。
随后,“携筇者伊谁,顶发髡且秃”两句,将视角转向了画面中的人物。一个头戴秃帽、手持竹杖的行者,似乎在探索这片未知的山水之间,他的存在,为这幅画作注入了人文的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最后,“请君过柴桥,临流味幽独”一句,邀请观者一同穿越柴桥,亲临流水旁,体验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孤独之美。这里的“幽独”不仅指自然环境的静谧,更蕴含了心灵层面的深刻感悟,引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描绘,营造出一幅既壮美又静谧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前身应画师,摩诘初自许。
咫尺论万里,宰也少陵与。
朱翁趣岂凡,山水忘羁旅。
晴窗布风云,夏木回炎暑。
坐来摧虎头,兴尽秃鸡矩。
况其尘外怀,出门皆胜侣。
一画不轻付,俗子吾避汝。
能令希世迹,千载得处所。
斯人定何如,箧有东坡语。
画以适其意,能文不求举。
京口杨夫子,知名三十秋。
青衫尚为邑,相见松江头。
倾盖曾未久,欢若平生游。
适当及瓜代,浩然治西舟。
荐章满公车,行想拜恩休。
万里起跬步,青云眇难俦。
余方归东路,于此怅夷犹。
行觞莫辞醉,分袂云间楼。
仁治贵不杀,为吏滋顽蔽。
孰谓才不才,跂跂在高位。
诏策暴过恶,行建元侯旆。
冗散坐奸赃,还来咨善地。
世无三年黜,焉得终身废。
遂使贪猾人,昂昂罔知畏。
政治明赏罚,于法不假易。
吁嗟韩冯翊,胡为子孙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