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天一去入寥阳,翻觉云居数劫忙。
法乐静时常在耳,鬘花萎后别生香。
仙家上法通三世,月地中庭可一方。
晚岁王官无个事,合将诗品更斟详。
寥天一去入寥阳,翻觉云居数劫忙。
法乐静时常在耳,鬘花萎后别生香。
仙家上法通三世,月地中庭可一方。
晚岁王官无个事,合将诗品更斟详。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沈曾植所作,题目为《再叠前韵(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佛法禅意的领悟。首句“寥天一去入寥阳”描绘了天空高远,诗人的心灵仿佛融入了那神秘的宇宙空间;“翻觉云居数劫忙”则暗示了在世俗生活中忙碌的诗人,此刻感到修行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法乐静时常在耳,鬘花萎后别生香”两句,以佛法中的音乐和凋谢的花朵为喻,表达出佛法带来的恒久喜悦和生命的新陈代谢,即使世间繁华落尽,仍有内在的精神香气。
“仙家上法通三世,月地中庭可一方”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深远影响,以及诗人追求的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最后,“晚岁王官无个事,合将诗品更斟详”表达了诗人晚年闲适的生活状态,决定更加深入地品味诗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个人的修行体验与文学艺术的追求,展现了沈曾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