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楮窝》
《楮窝》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玉堂词客行窝好,绕榻浑将茧纸糊。

皓彩透明真月窟,红尘悬隔拟冰壶。

最宜就壁题篇什,不必围屏写画图。

宾退随教掩窗户,春时唯恐燕泥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简朴而充满艺术气息的居所中生活的场景。诗中的“玉堂词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位文人的身份与气质,“行窝好”则表达了他对居住环境的喜爱与满足。通过“绕榻浑将茧纸糊”一句,我们可以想象到他周围堆满了用于书写和创作的纸张,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

“皓彩透明真月窟,红尘悬隔拟冰壶”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居所内的清幽与外界的喧嚣进行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同时,“皓彩”与“月窟”的描绘,也赋予了空间以诗意的美感。

“最宜就壁题篇什,不必围屏写画图”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不仅在纸上挥洒文字,更愿意将作品直接题写于墙壁之上,让艺术与空间融为一体。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最后,“宾退随教掩窗户,春时唯恐燕泥污”则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待客人与自然的态度。在客人离开后,他随即将窗户关闭,保护居所的清净与整洁;而在春天,他担心燕子的粪便污染环境,显示出他对环境的尊重与爱护。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也流露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文人雅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雅的生活情趣、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是一幅生动的文人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其一

子瞻堂堂,出于峨眉,司马班扬。

金马石渠,阅士如墙。上前论事,释之冯唐。

言语以为阶,而投诸云梦之黄。

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解羁而归,紫微玉堂。子瞻之德,未变于初尔。

而名之曰元祐之党,放之珠厓儋耳。

方其金马石渠,不自知其东坡赤壁也。

及其东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九州四海,知有东坡。东坡归矣,民笑且歌。

一日不朝,其间容戈。

至其一丘一壑,则无如此道人何。

(0)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其一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

知音若相问,不住涅槃州。

(0)

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其一

老师身今七十六,老师心亦七十六。

梦中沈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

(0)

题樊侯庙二首·其二

门掩虚堂阴窈窈,风摇枯竹冷萧萧。

邱虚馀意谁相问,丰沛英魂我欲招。

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

人归里社黄云暮,只有哀蝉伴寂寥。

(0)

题司门李文园亭

白氏草堂元自葺,陶公三径不教荒。

青蕉雨后开书卷,黄菊霜前碎鹄裳。

落日看山凭曲槛,清风谈道据胡床。

此来遂得归休意,却莫翻然起相汤。

(0)

次韵答李端叔

喜接高谈若饮冰,风骚清兴坐来增。

重寻伐木君何厚,欲赋骊驹我未能。

山影北来浮汇泽,松行东望际钟陵。

相期烂醉西楼月,缓带凭栏濯郁蒸。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