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无常的超然态度。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也是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诗人通过比喻,将人生的漂泊不定比作飞鸿鸟在雪地留下的脚印,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经历的短暂和无常。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前面的意境。即使是偶尔留下的一点痕迹,也无法长久,正如飞鸿鸟不会在乎它曾经留下的脚印所在。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这两句则转向现实中事物的更迭更新。老僧去世后,寺院可能会重建,但即便是墙壁上的题字,也早已剥落,不复存在。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最后的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往艰难岁月的回忆。崎岖不平的道路,如今是否仍旧记忆中?长途跋涉之中,人们困顿,连带着驴儿也发出悲哀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飞鸿踏雪泥这一生动形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超脱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