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其一》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0)
注释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朝时地属边陲,这里代指长安。
万里:指长安与南朝相去甚远。
一人:庾(yǔ)信自指。
河:指黄河。
南向:向着南方。
翻译
阳关与故国相隔万里之遥,年年盼望却至今不能南归。
只有黄河岸边南来的大雁,秋天一到仍可以自由南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思图景。"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表达了边塞的荒凉与寂寞,以及诗人对远行者或战士的思念之情。阳关往往被用来象征边疆的偏远和长途跋涉,而这里强调的是无尽的道路却空无一人,这种景象让人倍感孤独与悲凉。

"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大雁的南迁来烘托出季节更替和天气转冷。这里的大雁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映射了诗人心中的孤寂之情。大雁以群飞行,但在这裡却强调它们河边独立,似乎也在诉说着某种离别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联想,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或战士深切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对边塞生活的无奈与孤独。这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但在这首诗中却表现得尤为深刻。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题鉴止轩

安身南北皆吾里,勿较使行兼尼止。

心犹泥絮吹不起,岂有颜甲生微泚。

方塘净绿含真理,与我娱嬉聊尔尔。

佳处难言还隐几,冷煖自知如饮水。

(0)

次韵陈季陵记梦

夜閒得安寝,方期万事休。

那知清梦中,蚁穴有胜游。

朝把南柯麾,暮猎龟山头。

停杯犹未举,俯仰二十秋。

等为幻缘缚,名实或相浮。

邯郸囊中枕,径渡竹叶舟。

俄顷失所历,变灭随东流。

游仙岂神交,因想理或不。

至人本无梦,偶梦非谬悠。

乃知一念熟,寤寐欻何求。

子建赋感甄,空贻方策羞。

何当破诸妄,自足销沉忧。

政使对痴人,言之亦寡尤。

(0)

旅中有感复用前韵

擿埴凭谁为指南,囊空羞涩不容探。

年光有限堂堂去,世事无心细细参。

故旧白头惊未识,比邻青眼喜相谙。

此生自断何须问,荼苦从今等荠甘。

(0)

陈镇江生辰·其三

着物薰然一气和,温温眉宇得春多。

腰黄眼赤浑閒事,柳绿花红奈乐何。

旧事几经铜狄话,佳词惯听雪儿歌。

一杯何以为公寿,愿借长江万里波。

(0)

陈公藻觅笋仍许作包子

玉版禅师来应供,锦绷稚子敢分珍。

并包更藉桄榔屑,风味悬知定可人。

(0)

孟子.觳觫牛

堂上一言何自发,分明太极本真存。

因知忍性元皆善,利欲遮迷只自昏。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