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书处,夙昔共湖山。
昨夕梦相傍,孤灯若尔閒。
月明天自阔,荷尽雁当还。
忆否飘零客,轮蹄尚朔关。
郡斋读书处,夙昔共湖山。
昨夕梦相傍,孤灯若尔閒。
月明天自阔,荷尽雁当还。
忆否飘零客,轮蹄尚朔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郡斋中读书的情景,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郡斋读书处,夙昔共湖山”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身处郡斋,回忆起往昔与湖山相伴的日子,流露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情感。
接着,“昨夕梦相傍,孤灯若尔閒”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境之中,诗人仿佛在孤灯下与友人相遇,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温馨的氛围。这里的“孤灯”不仅指物理上的灯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月明天自阔,荷尽雁当还”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月光洒满天空,显得格外宽广,荷叶凋零,大雁即将南归,这些自然景象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忆否飘零客,轮蹄尚朔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虽然友人可能已经远离,但诗人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对方,如同轮蹄还在北方的关隘,无法割舍。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白雨濯青山,孤云霭馀姿。
溶溶荒江水,近岸生清漪。
扶舆出城府,眷此幽人期。
茅茨倚林麓,秀薄相参差。
欣兹暂解带,虚白明朝曦。
向来旅穷徼,抑郁中怀悲。
相逢辄顾笑,觞酒相淋漓。
春风不日去,淹留我何为。
风光开旧眼。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楼台竞装点。
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湘弦楚管。
动香风、旌旗影转。
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争看。
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欢声正远。
嬉游意,未容懒。
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
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