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开旧眼。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楼台竞装点。
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湘弦楚管。
动香风、旌旗影转。
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争看。
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欢声正远。
嬉游意,未容懒。
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
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
风光开旧眼。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楼台竞装点。
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湘弦楚管。
动香风、旌旗影转。
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争看。
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欢声正远。
嬉游意,未容懒。
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
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元宵节庆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活动的精美描述,展现了一个欢乐而祥和的夜晚。
首句“风光开旧眼”表明诗人以新的视角去感受周围的景色,仿佛是春天的气息唤醒了一切。紧接着,“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梅花的洁白在融雪中渐渐褪去,而柳絮则如细线般轻柔地覆盖在枝头,这两者的交替描绘了春季的到来。
“楼台竞装点”一句,则转向了人造景观,高楼大厦间的灯火争艳,显示出节日的热闹气氛。“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中,“金荷”可能指的是灯光下的莲藕,或者是装饰得如同金色莲花一般的建筑物,而“珠帘”则是一种精美的窗帘,这些都被卷起以欣赏夜景。
接下来的“湘弦楚管”让人联想到音乐的演奏,“动香风、旌旗影转”则是对节日中飘逸香气和飘扬的旗帜的形象描写。这些细节都极大地丰富了诗歌中的意境。
“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中,“一点台星”可能暗示着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而“洞天清晚”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而又明净夜晚的赞美之情。
最后几句“争看。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欢声正远。嬉游意,未容懒。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描绘了人们围坐赏花、舞动翠绿的衣摆,春意盎然,笑声歌声交织而成的一幅欢乐图景。诗人担心好时光不久,将要告别,而“清都仙伯”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或是某位高官,他在半夜回归天界。此处的“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则可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宴会结束后的酒意朦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欢乐与祥瑞气息的夜晚。
春风吹花次第芳,桃红李白蔷薇黄。
榆钱柳絮飞欲狂,酴醾引蔓草木香。
老人燕坐窥虞唐,目览千载游八荒。
群儿奔趋如群羊,走过东阡复西厢。
归来汗喘无可将,何如明窗治墨庄。
读诵经史声琅琅,音节閒美非笙簧。
有如农夫勤理秧,秋来乃有千斯仓。
先生既至心不忙,背念衮衮倾三湘。
一语蹇吃涕泗滂,老大空腹徒悲伤。
圣明天子坐未央,收拾俊杰罗文章。
袖然举首充贤良,仲舒轼辙俱轩昂。
吾家有子雏凤凰,声价一日驰帝乡。
随群逐队恣颉颃,终抱粪壤如蜣螂。
《辛亥寒食清明之交杜陵先生暂归省谒与诸生食罢游后园独坐萧然戏作长句示诸儿》【宋·袁甫】春风吹花次第芳,桃红李白蔷薇黄。榆钱柳絮飞欲狂,酴醾引蔓草木香。老人燕坐窥虞唐,目览千载游八荒。群儿奔趋如群羊,走过东阡复西厢。归来汗喘无可将,何如明窗治墨庄。读诵经史声琅琅,音节閒美非笙簧。有如农夫勤理秧,秋来乃有千斯仓。先生既至心不忙,背念衮衮倾三湘。一语蹇吃涕泗滂,老大空腹徒悲伤。圣明天子坐未央,收拾俊杰罗文章。袖然举首充贤良,仲舒轼辙俱轩昂。吾家有子雏凤凰,声价一日驰帝乡。随群逐队恣颉颃,终抱粪壤如蜣螂。
https://shici.929r.com/shici/MK846x2M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