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叔易隐居被诏》
《闻叔易隐居被诏》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东海一生垂钓客,石渠万卷校书郎。

丈人风味今如此,鹤到扬州兴更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shūyǐnbèizhào
sòng / cháoshuōzhī

dōnghǎishēngchuídiàoshíwànjuànxiàoshūláng

zhàngrénfēngwèijīndàoyángzhōuxīnggèngcháng

注释
东海:指代广阔的海洋,象征着生活的广阔或隐居之地。
垂钓客:比喻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人。
石渠:古代皇家藏书之处,此处可能象征学问和知识。
校书郎:负责校对书籍的官员,也可指勤奋好学之人。
丈人:古时对年长者的尊称,此处可能指有学问的前辈。
风味:指人的性格或情趣。
扬州:古代繁华之地,此处可能暗示变化或新的机遇。
兴更长:兴趣或兴致更浓厚。
翻译
在东海边度过一生的钓鱼人
在石渠旁研读万卷书的学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的《闻叔易隐居被诏》,通过对友人叔易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其隐逸生活的羡慕。首句“东海一生垂钓客”形象地刻画了叔易像东海边的垂钓者一样,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暗示了他的淡泊名利。次句“石渠万卷校书郎”则赞美了他虽然身处隐居,但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学术热情,如校书郎般勤奋好学。

后两句“丈人风味今如此,鹤到扬州兴更长”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叔易心境的赞赏,将他比作有超然之趣的“丈人”,即使被诏出仕,到了繁华的扬州,他的兴趣和雅兴也不会因此而减退,反而可能更加浓厚。整首诗以轻松笔调展现了叔易的隐逸生活与高尚品格,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单于行

单于连年压吴壁,道路当时多阻隔。

长安宫殿麋鹿游,目见铜驼在荆棘。

一龙渡江已升天,妖氛夜冲牛斗躔。

胡儿临江饮胡马,仓皇捐弃珊瑚鞭。

蒲萄宫中日复日,长庚食月单于泣。

边马心思塞草秋,吹笳泪落旃裘湿。

岂知反覆十五年,灵光再见犹岿然。

落南遗民喜相语,日欲归理桑麻田。

平生思归今得归,未归悽怆独先悲。

阖庐伤指越未报,灌孟陷敌夫空回。

念昔结缨在何所,遥想荒郊迷陇亩。

他时抱剑哭野中,深目而髯当语汝。

(0)

野亭

兴发寻春去,宁知生路赊。

檐牙啄晴汉,屐齿散平沙。

风偃陵陂麦,云垂间道花。

芳菲看即过,留滞改年华。

(0)

出郊

寒江多石出,危岸有沙摧。

短绿行穿麦,高红仰嗅梅。

故人能共往,胜日可频来。

春事从兹始,群花次第开。

(0)

中岩十八咏·其十六壁轩

卷书置案上,默坐初不看。

侍者空堵立,湛然惟壁观。

(0)

送月上人住宝积寺

天竺应须老辨才,罗浮那得染尘埃。

试看出日朱明观,便是中天积翠台。

起废合归良匠手,安禅好住白云堆。

寄声旧日黄居士,九锁丹函请一开。

(0)

除夜哭仲孙概·其一

阶庭皆秀发,念汝独敦庞。

处事怯藏勇,临机智若戆。

痛渠二竖恶,何日片心降。

砚席凝尘满,依然在北窗。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