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连年压吴壁,道路当时多阻隔。
长安宫殿麋鹿游,目见铜驼在荆棘。
一龙渡江已升天,妖氛夜冲牛斗躔。
胡儿临江饮胡马,仓皇捐弃珊瑚鞭。
蒲萄宫中日复日,长庚食月单于泣。
边马心思塞草秋,吹笳泪落旃裘湿。
岂知反覆十五年,灵光再见犹岿然。
落南遗民喜相语,日欲归理桑麻田。
平生思归今得归,未归悽怆独先悲。
阖庐伤指越未报,灌孟陷敌夫空回。
念昔结缨在何所,遥想荒郊迷陇亩。
他时抱剑哭野中,深目而髯当语汝。
单于连年压吴壁,道路当时多阻隔。
长安宫殿麋鹿游,目见铜驼在荆棘。
一龙渡江已升天,妖氛夜冲牛斗躔。
胡儿临江饮胡马,仓皇捐弃珊瑚鞭。
蒲萄宫中日复日,长庚食月单于泣。
边马心思塞草秋,吹笳泪落旃裘湿。
岂知反覆十五年,灵光再见犹岿然。
落南遗民喜相语,日欲归理桑麻田。
平生思归今得归,未归悽怆独先悲。
阖庐伤指越未报,灌孟陷敌夫空回。
念昔结缨在何所,遥想荒郊迷陇亩。
他时抱剑哭野中,深目而髯当语汝。
这首宋诗《单于行》是晁公溯的作品,通过描绘历史上的边塞战争场景,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单于连年压吴壁”,形象地刻画了匈奴贵族对汉朝边境的持续侵扰,道路受阻,长安宫殿甚至荒芜到麋鹿出没。“铜驼荆棘”则象征着昔日繁华的衰败。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战事的激烈,“一龙渡江已升天”暗指英雄阵亡,而“胡儿饮马”、“珊瑚鞭捐弃”则揭示了敌人的慌乱与无奈。诗人以“蒲萄宫中日复日,长庚食月单于泣”渲染了战乱中的阴郁气氛,边疆马匹思念草原,戍卒吹茄落泪,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岂知反覆十五年,灵光再见犹岿然”感慨时间流转,战争虽久,但国家的根基仍然坚韧。最后,诗人以遗民的视角,想象战争结束后的田园生活,以及自己终于能回归家园的喜悦,然而“未归悽怆独先悲”,表达了对过去的哀痛和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秋空泬寥秋影阔,鱼尾霞收云一抹。
千崖有霭风落山,万壑无声水归末。
杈枒老木挐虬龙,椮槭平林叫鸧鸹。
不闻金籁似竽鸣,但见翠微如黛泼。
窣堵僧睇迥不昏,略约樵行危易怛。
一弯赤烧枫人明,万㽦黄云稻孙割。
寻穴玄驹迷东西,卜树乌鸦相叫聒。
词客频将枝痒搔,画工欲把天机夺。
老倦扪萝与攀葛,倚阑独把吟髭捋。
遥岑寸碧天杵倚,远目双明海月掇。
开樽披图兴不浅,乌丝栏界玄霜沫。
为君走笔赋新诗,却笑萧郎击铜钵。
鲍君藏书十万轴,气压石渠吞天禄。
缥囊缃帙尽古今,竹简蝌蚪惊触目。
昔从惠子见多方,后闻张华载满毂。
唐时世南行秘书,岂独李邕号书簏。
今于君家尽见之,插架堆床动成束。
我梦化作太乙精,手燃青藜访君屋。
纬象玄文发隐奇,夜半风雨众灵哭。
尝闻聚书后必兴,况是鲁斋旧儒族。
六经行天日月明,文章末学厌纷逐。
凤衰麟死三千春,主持吾道宁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