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壁风鸣汉帜摇,居庸天迥锁云标。
雨余新爽澄金气,夜半残河插斗杓。
嘉馔土人烹硕鼠,薄寒胡帽制丰貂。
妖姬不解愁砧杵,马上琵琶手自调。
列壁风鸣汉帜摇,居庸天迥锁云标。
雨余新爽澄金气,夜半残河插斗杓。
嘉馔土人烹硕鼠,薄寒胡帽制丰貂。
妖姬不解愁砧杵,马上琵琶手自调。
这首明代程可中的《上谷秋日杂书四首(其一)》描绘了秋天居庸关的景象。首句“列壁风鸣汉帜摇”,通过风声和飘动的旗帜,展现了边塞的雄壮与肃穆。次句“居庸天迥锁云标”,居庸关高耸入云,仿佛将天空都锁在其中,形象地刻画出关隘的险峻。
“雨余新爽澄金气”写雨后空气清新,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犹如金色的光芒,营造出秋日特有的宁静与明亮。“夜半残河插斗杓”则描绘了夜晚银河横贯天际,北斗七星点缀其间的画面,富有诗意。
“嘉馔土人烹硕鼠,薄寒胡帽制丰貂”两句,通过描绘当地人的生活,展示了边地的风俗和物产,硕鼠被烹为美食,胡人所戴的皮帽保暖而精致。最后,“妖姬不解愁砧杵,马上琵琶手自调”以女子不懂农事,却在马上弹奏琵琶,传达出边塞生活的独特风情,以及诗人对这种豪放不羁生活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谷秋日的边塞风光,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融入了人文风情,展现了作者对边地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前年离长安,与公为死诀。
长安门外长乐坡,胸中壮气浑消磨。
其时夜宿灞桥上,梦中勒马犹西望。
江淮之上情愈劳,去年曾寄西山高。
今年今日春将归,春风不似秋风时。
山阳数月雨不止,泥深穷巷行人稀。
忽闻公死终南山,坐中忽过东西关。
黄泉一去几万里,吁嗟公兮何时还。
盂有水兮无食荐,烹有茶兮无酒奠。
魂兮来兮不可知,来若飘风去如电。
报恩之事终有期,未必儒生只贫贱。
一自西征登将坛,探其窟穴除其残。
邻羌馀喘虽偷安,匈奴右臂殊不完。
闻公姓字摧胆肝,穹庐部落匿可汗。
何当饮马朔海乾,雄文高勒燕然山。
古来从事多壮夫,凯歌得意更豪粗。
共公谈笑观投壶,醉笔挥成露布书。
归来却佐神圣王,爱贤乐道不敢忘。
德功甚盛谦尊光,始终一节郭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