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陈见面太悬殊,云水重新诳惑渠。
谩说当时曾省悟,却将鱼目当明珠。
若陈见面太悬殊,云水重新诳惑渠。
谩说当时曾省悟,却将鱼目当明珠。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二十六首。诗中以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某些人行为的批评。"若陈见面太悬殊"暗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或认识之间的巨大差距,可能是指现实与理想、真知与误解之间的对比。"云水重新诳惑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欺骗,比喻那些被表面现象或虚幻的东西迷惑的人。
"谩说当时曾省悟"指出有些人自以为曾经有所领悟,但接下来的"却将鱼目当明珠"则揭示了他们的错误,鱼目象征着虚假,明珠象征着真实或珍贵,诗人借此表达他们把不值一提的事物误认为宝贵之物,讽刺了他们的盲目无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比喻,揭示了人们容易被表象所蒙蔽,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哲理警示意味。
一日高名遍九州,玄珠仍向道中求。
郢中白雪惭新唱,涂上青山忆旧游。
笙磬有文终易别,珠玑无价竟难酬。
柳营迢遰江风阔,夜夜孤吟月下楼。
形影无群消息沈,登闻三击血沾襟。
皇纲一日开冤气,青史千年重壮心。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
他时纵有徵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