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生官舍似闲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贫后始知为吏拙,病来还喜识人疏。
青云岂有窥梁燕,浊水应无避钓鱼。
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
草生官舍似闲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贫后始知为吏拙,病来还喜识人疏。
青云岂有窥梁燕,浊水应无避钓鱼。
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冬日的寂寞生活景象。开篇“草生官舍似闲居”,透露出官舍荒废,宛如隐逸之地,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感。紧接着,“雪照南窗满素书”则描绘出一个读书人的温馨画面,雪花纷飞,将室内外的界限模糊,使得官舍内的书籍被纯白的雪光所映照,显得格外清新。
“贫后始知为吏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一种无奈与自嘲,表达了在物质匮乏之后,对于自己从事官职的不适应和局限性的认识。而“病来还喜识人疏”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一种逃避世俗纷扰的心态,即便是在疾病缠身之时,也乐于保持一种与世隔绝的人际关系。
接着,“青云岂有窥梁燕,浊水应无避钓鱼”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这里的“青云”、“梁燕”和“浊水”都成为诗人心境的写照。
最后,“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愿望,不必等到秋风起时,便欲告别尘世繁华,归隐山林,将“紫阳山下”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逃离,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舍冬日生活的描写,以及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在仕途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龙舆凤驾西南行,有敕谋广承天城。
亚卿奉诏区画当,内侍督作简命精。
湖南州县半雕敝,募徒取具无横征。
昨来羽檄冲宵至,御堲皇砖坐兹地。
县令封柴重纷扰,藩司处价良宽倍。
百金须砖仅过万,民力官州足供费。
黄湖山前余古窑,开山设廨临江皋。
千夫抟埴众牛踏,泊官点阅闲吏劳。
连云烟火望不息,弃地瓦砾增时高。
圬人窑徒告如数,洁酒虔牲谢神护。
材成赤土齐方平,光发青铜尽完固。
岁当己亥三月初,天子南幸鄢郢都。
飞书走檄连日夜,藩司之使催皇夫。
编氓土著签不足,流居浮户贴始敷。
索资要赂弊难竟,私有里甲公吏徒。
高原竖旗众夫集,县官领夫速行役。
额夫四百征已办,发票捉人尚村邑。
城中杻械絷盈道,中男幼丁尽供籍。
问之何物为此谋,校官署职明需求。
赤金白银惟意纳,少者禁锢多即收。
穷乡下井宁得脱,苦刑痛笞无时休。
丝毫公费非不有,簿册夸张任其手。
小民但图免淹系,儿女何辞易升斗。
君不见广文昔时饭不足,仆妾年来厌粱肉。
又不见苍头役卒衣旧鹑,夜半通贿人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