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
晓起相传蕊珠阙,夜来失却水精帘。
一杯淡煮宜醒酒,千里何须更下盐。
可是士衡杀风景,却将膻腻比清纤。
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
晓起相传蕊珠阙,夜来失却水精帘。
一杯淡煮宜醒酒,千里何须更下盐。
可是士衡杀风景,却将膻腻比清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松江品尝莼菜的情景。"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中的“鲛人”指的是渔夫,他们潜入水中像是在白龙潭中直接取用龙须一样,将碧绿的藻类割来,形象生动。接下来的"晓起相传蕊珠阙,夜来失却水精帘"则通过对比日夜变化,表达了莼菜的珍贵和渔人的辛勤。
诗人接着提到"一杯淡煮宜醒酒,千里何须更下盐",这里透露出诗人在品尝莼菜时,伴随着淡煮的美酒,不再需要远距离运送的盐,这不仅是对食物的享受,也反映了对本土美味的珍视。
最后两句"可是士衡杀风景,却将膻腻比清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莼菜与其他食品相比,虽然在口感上不及后者,但在他看来,这种简朴的食物更能体现出清新脱俗的风味。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松江莼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美食的深刻感悟。
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
这一字法门,深不可测。
老子谷神恒不死,仲尼心易初无画。
问瞿昙教外涅槃心,密密密。学神仙,须定息。
学圣人,忘智识。论做佛机缄,只凭慧力。
道释儒流都勘破,圆明觉照工夫毕。
看顶门、进破见真如,光赫赫。
宦游南北,月明何处不相随。十年九赋新词。
今夜清光如许,无以侑金卮。
想叨居此职,著甚推辞。临风再思。是有句欲来时。
除却广寒人见,尘世谁知。
天香一阵,恰飘动婆娑桂树枝。秋影里、醉写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