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其三》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房陵望毗陵,计舍六十馀。

今我从远役,羡君方逸居。

逸劳不足道,会合嗟愈疏。

向来江南北,二年能几书。

残山剩水地,诗题当不虚。

得句茹不吐,思君定愁予。

溯江日千里,岂无红尾鱼。

交情傥未忘,与问今何如。

(0)
注释
房陵:古代地名。
毗陵:古代地名。
远役:远行劳役。
逸居:悠闲舒适的住所。
逸劳:逸乐与劳苦。
会合:聚会相见。
江南北:指南方和北方。
残山剩水:形容荒凉、残破的山水。
茹不吐:含而不露,比喻深藏不露。
溯江:逆流而上。
红尾鱼:可能象征远方的信息或思念。
翻译
遥望房陵到毗陵,两地相隔六十多程。
如今我奔波在外,羡慕你安居闲适的生活。
劳累和安逸都不值一提,相聚的机会更加稀疏。
两年来南北奔波,书信往来又能有多少呢?
这里是残破山水之地,诗中的描绘想必不会空洞。
写出的诗句藏在心里,想你定会为我忧虑。
逆流而上一日千里,怎能没有红尾鱼的踪迹?
如果友情尚在,问问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别俞君任通判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俞君的思念和对他们之间友情的感慨。诗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远离家乡,羡慕友人闲适的生活,感叹两人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他回忆起过去江南北的交往,感叹时间匆匆,通信稀少。他还以"残山剩水地"暗示了友人所在地的偏远,但同时也期待能在诗文中寄托对友人的思念。最后,诗人想象江中游动的红尾鱼,寓意对友情的深沉思念,并希望如果俞君还记得他们的情谊,能告知他近况。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二

聊闻举著便承当,好肉无端已剜疮。

著眼机轮上头看,方知两两不成双。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三

彻骨彻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绝遮护。

竺乾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

我说是言非正邪,当机觌面休回互。

殷勤为报云台公,俊鹰不打篱边兔。

(0)

祖传禅人求赞

藞苴全似川僧,萧洒浑如浙客。

偏向情未生时,拈出报慈一隔。

尊性不定,莫可窥测。

见小时嫌蟭螟眼太宽,见大时谓太虚空忒窄。

似这般底阿师,如何受人天供养,好与劈腮一掴。

(0)

僧鹗禅人求赞

这汉一生空倔彊,偏向人前放软顽。

涅槃路上栽荆棘,解脱门前紧著关。

不别法身三种病,岂识楞严义八还。

谩把少林在孔笛,等闲吹过汩罗湾。

(0)

赞达磨大师

十万里来卖口嘴,宜乎打落当门齿,面壁九年谁采你。

深雪之中若不得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有甚面目归乡里。

(0)

慈恩泾老请赞

两耳全聩,双目半昏。泾清渭浊,谁与辨论。

只么厮淈?,狼藉破沙盆。

有个不唧?底,刚要面前涂糊背后揩抹。

黑漫漫地恰似云屯挂向寿峰顶上,往往唤作南山古树根。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