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声寂。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惊人困。教人恨。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青无力。红无迹。
残香剩粉那禁得。天难准。晴难稳。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莺声寂。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惊人困。教人恨。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青无力。红无迹。
残香剩粉那禁得。天难准。晴难稳。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这首元代张翥的《摘红英·春雨惜花》描绘了一幅春雨中花事凋零的场景。开篇以“莺声寂”、“鸠声急”渲染出清晨的宁静与雨后的紧张气氛,柳烟笼罩,如梨花般洁白湿润,暗示了花朵在春雨中的娇弱。“惊人困”、“教人恨”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无情摧残花儿的惋惜和无奈。
接下来,“待到平明,海棠应尽”预示着雨后花落的凄凉,海棠花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流逝。“青无力,红无迹”进一步描绘花瓣零落,只剩残香和褪色的痕迹,显得格外凄清。“残香剩粉那禁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而“天难准,晴难稳”则反映出诗人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无奈。
最后,“晚风又起,倚阑争忍”以景结情,晚风吹过,诗人倚栏远眺,心中满是不忍,画面凄美,余韵悠长,展现了诗人对春雨中花事的深深怜惜之情。整首词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元代词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