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金得嘉旨,举室更笑喧。
老子旧小户,醉帽每先偏。
即今省酒费,或办归买山。
吏隐有定趣,县债当亟还。
乘流遇坎止,毕世佩此言。
捐金得嘉旨,举室更笑喧。
老子旧小户,醉帽每先偏。
即今省酒费,或办归买山。
吏隐有定趣,县债当亟还。
乘流遇坎止,毕世佩此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他以陶渊明为榜样,创作了《和陶渊明二十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通过省俭生活费用,可能打算用节省下来的钱购置山林,过上隐居的生活。他认识到官场中的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应该尽快偿还县债,遵循“吏隐”的理想,同时强调了顺应自然、适时而止的人生智慧。整体风格质朴,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认同。
侵晨望南峰,岧峣更天半。
仰凌变寒温,俯视殊昏旦。
平冈始徐立,亭亭步鹤鹳。
游尘失秦陇,微缕求沔汉。
乱山互纠结,豁然四奔窜。
欹倾如海涛,泱漭天为岸。
驱马过华阴,岂谓穷壮观。
徘徊俯青池,濯缨复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