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戌除夕·其一》
《戊戌除夕·其一》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独对残灯暗自惊,世途谁复念虚名。

索钱有虏诗难退,祀灶无灵术未精。

半壁图书先代业,四邻歌管少年情。

二毛岂必缘衰老,只恐穷愁白易生。

(0)
鉴赏

这首诗《戊戌除夕(其一)》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首联“独对残灯暗自惊,世途谁复念虚名”,开篇即以“残灯”为引,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诗人独自面对即将熄灭的灯火,内心不禁涌起一阵惊惧,感叹于世道人心的冷漠,似乎已无人再关心那些虚浮的名声。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环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反思。

颔联“索钱有虏诗难退,祀灶无灵术未精”,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忧虑所在。在社会中,金钱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即便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或诉求,也难以改变现实的困境。而祭祀灶神的传统习俗,也因缺乏有效的“灵术”而显得无力。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与无奈。

颈联“半壁图书先代业,四邻歌管少年情”,转而关注历史与文化传承。诗人提到自己虽身处半壁江山,但依然珍视着前人留下的书籍与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他注意到周围年轻一代的欢声笑语,这与自己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尾联“二毛岂必缘衰老,只恐穷愁白易生”,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诗人认为,头发变白并非仅仅因为年老,更多的可能是由于生活的困苦与内心的忧愁。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暗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难以避免经历种种困难与挫折。

综上所述,《戊戌除夕(其一)》通过诗人对生活、社会、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画面,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寄和方和斋感事二首·其二

成败何须事后明,纷纷水火尚相争。

新亭泪少王丞相,穷路悲从阮步兵。

准拟旧言寻下泽,愧闻侧席辟延英。

天彭一掌还乾净,杜老吟秋自望京。

(0)

寄和方和斋感事二首·其一

元阴穷壑盼阳春,骇浪危樯绝海滨。

可惜无如虚往日,难堪最是冷观人。

石衔精卫知何济,牖降真龙讶不伦。

君尚喜谈天下事,未教吾道竟长湮。

(0)

挽徐养吾同年三首·其一

竟以君身殉,膏兰痛不捐。

苦心酬一第,病骨耐三年。

箦易麻衣畔,魂归素旐前。

嗟嗟门祚事,死孝亦堪传。

(0)

无题六首·其五

人生意味假还真,凤泊鸾飘是主因。

昵爱逾暌斯愈恋,诚求相等故相亲。

甘萦枕魇双方未,苦带梭肠一缕辛。

悔惜河梁一携手,创痕渗作土花新。

(0)

题米汁囊

石油无用负春耕,顽古而今诉不平。

根恋痴云频酝酿,香涵嘉穗蓄精英。

漫教错与奚童借,却似凭他玉液成。

倘遇元章应下拜,膏流沁口味愈清。

(0)

自叹

老我青毡内,劳薪祗自知。

磨残一寸墨,添得几茎丝。

心力抛閒处,头颅负壮时。

平生期许意,到此不堪思。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