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子育韵·其一》
《再和子育韵·其一》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使者东来说契丹,翠舆却似上京还。

绣旗铁甲兵三万,昨夜先朝木叶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使者前往契丹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壮丽的战争氛围。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如“翠舆”、“上京”、“绣旗”、“铁甲”,以及“三万”这个数字,都展现了军队的规模与气势。

“使者东来说契丹,翠舆却似上京还。” 开篇即点明使者前往契丹的旅程,将使者乘坐的翠色车舆比作从京城返回,暗示了这一行程的重要性和庄严性。这里的“上京”可能指的是北宋的首都开封,也可能是对京城的泛称,体现了对朝廷的尊崇。

“绣旗铁甲兵三万,昨夜先朝木叶山。” 后两句则聚焦于军队的壮观景象。绣旗代表了军队的荣耀与尊严,铁甲则象征着士兵的坚不可摧。数字“三万”不仅强调了军队的庞大数量,也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与规模。而“昨夜先朝木叶山”则通过时间与地点的设定,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仿佛读者能够感受到战场上的紧张与硝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战争的宏大画卷,通过对使者行程与军队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对外交与军事活动的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力量与荣耀的颂扬。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题郑宁文卷

昔侍西山讲习时,颇于函丈得精微。

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

筝笛岂能谐雅乐,绮纨元未识深衣。

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

(0)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与客穷源上尽山,林霏初卷岭泥乾。

似嫌甲第施朱戟,别筑茅亭俯碧湍。

龙怒岂容缘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

平生粗有登临胆,今日凭高立未安。

(0)

简叔和诗再寄

弃置而今成秃翁,君恩量给太仓红。

著鞭纵落诸公后,挥麈犹堪一世雄。

花月三千篇绝唱,海天九万里刚风。

胸中本自无冰炭,况读君诗益扫空。

(0)

答黄镛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么青。

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0)

答陈珍

寂寂少游从,斯人未易逢。

清贫今仲子,疏隽小元龙。

君谨提诗笔,吾当避箭锋。

勉旃鸣盛世,切勿效寒蛩。

(0)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其四方监镇楷

百首初成六十馀,朝涂暮改费居诸。

谁将綵笔传于子,人怪青春小似余。

一笑拈花差易耳,三年刻楮欲何如。

梅兄樗叟俱枯槁,总把风光义让渠。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