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陈珍》
《答陈珍》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寂寂少游从,斯人未易逢。

清贫今仲子,疏隽小元龙。

君谨提诗笔,吾当避箭锋。

勉旃鸣盛世,切勿效寒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hēn
sòng / liúzhuāng

shǎoyóucóngrénwèiféng

qīngpínjīnzhòngshūjùnxiǎoyuánlóng

jūnjǐnshīdāngjiànfēng

miǎnzhānmíngshèngshìqièxiàohánqióng

翻译
寂寞的夜晚,少游独自漫步,这样的人物很难遇到。
如今的仲子清贫却高洁,如同简朴而才情出众的小元龙。
你谨慎地握紧诗笔,我则会避开你的犀利言辞。
在这个繁荣的时代,你要努力发声,切勿学那寒冷夜晚的蟋蟀。
注释
寂寂:形容寂静无声。
少游:古代人名,这里泛指有才华的人。
斯人:这样的人。
易:轻易。
逢:遇见。
仲子:古时对清贫高洁之士的称呼。
疏隽:疏朗俊逸,形容人风度不凡。
小元龙:元龙,东汉名士陈登,此处比喻才情出众的人。
谨:慎重。
提:握持。
诗笔:诗文的创作工具,也可指代诗才。
避箭锋:比喻避开对方的犀利言论。
勉旃:鼓励或劝诫之词,意为努力。
鸣:发出声音。
盛世:繁荣昌盛的时代。
切勿:一定不要。
效:效仿。
寒蛩:寒冷夜晚的蟋蟀,常用来比喻微弱或无意义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刘克庄所作,题为《答陈珍》。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清贫生活态度的自守。

"寂寂少游从,斯人未易逢" 表示了诗人对于能与知己共同游历的难得与珍贵之情。这里的"寂寂"形容了那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而"斯人未易逢"则强调了这样的人难以遇到。

"清贫今仲子,疏隽小元龙"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清贫生活的自嘲与自信。"清贫"意味着简朴无华的生活,而"仲子"是对自己的谦称;"疏隽"指的是不太出众,"小元龙"则是对自身才华的比喻,暗示自己虽然不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但仍有所自守。

"君谨提诗笔,吾当避箭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友人的期待时的慎重态度。"君谨提诗笔"意味着朋友小心翼翼地提出写作诗歌的请求,而"吾当避箭锋"则是诗人表示自己会像躲避箭一般地避开这份责任,显示了诗人对于创作的严肃和自我要求。

最后两句"勉旃鸣盛世,切勿效寒蛩" 是在告诫朋友不要随波逐流。"勉旃鸣盛世"中的"勉旃"是劝勉之意,而"盛世"指的是繁华的时代;"切勿效寒蛩"则是引用古代寓言,提醒朋友不要像那只在冬天独自鸣叫的蝉虫般盲目地跟随潮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以及对于创作与时代风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坚守和对朋友的关切。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阅玉泉志贻梁大云

陵谷道屡迁,烟岚本无主。

九丘禹迹书,奥杳供裒取。

西探玄圃峦,东尽蓬莱坞。

弱水阻且深,今已扬尘土。

神飞脉望编,目洞嫏嬛府。

我来牧雨工,叱驭沮漳浒。

遘兹图典成,如听钧天谱。

释子记事珠,居士开山斧。

椽笔岂有灵,乃以誇簪组。

勿使峱间人,寄佞于隆古。

(0)

沮上吟四首·其二

东市缲丝何太忙,西河蚕熟喜颠狂。

年来逋负门摊税,巳逼徵输过麦黄。

(0)

席上赠妓

可怜冰玉欹,日暮晕酴醾。

云缕不重约,风裾谁为持。

凄迷妒女渡,断续恼公诗。

别有销魂处,留髡送客时。

(0)

寿邓玄度大参·其三

青琐曾高白下踪,每于封事答遭逢。

廿年独有流云在,不负钟陵五里松。

(0)

雁字

上林秋色数鸿来,属国能无片系回。

天半露垂飞白帖,云中日丽汗青才。

过池影落斜临蚪,度岭椷题半是梅。

猎碣籀开高十鼓,争传衡岳羽仪回。

(0)

仙塔奇踪

塔有仙名迹不群,玉砂瑶草共氤氲。

人因新系临初地,衣拂残烟逐旧云。

树色九连低莫辨,岚光数岫邈难分。

祥风淑气诸天外,开辟龚黄下界闻。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